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华山初中初三历史复习1这是在1984年举行国庆游行时的一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全国人民对邓小平的敬仰之情。你认为人民敬仰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A.是党和国家的领袖B.具有坚强的意志C.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D.平易近人2.“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种说法如今已成为现实。你认为下面哪一个选项是实现这一说法的最佳方案:A.海洋高技术的应用B.电气化技术的应用C.生物技术的应用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3.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A、土地私有B、奖励耕织C、奖励战功D推行县制4.下列相关内容之间搭配不当的是()A、欧洲联盟——EconomicGlobalizationB、亚太经合组织——APECC、世界贸易组织——TWOD、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5.“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成吉思汗6.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A、西汉B、唐朝C、北宋D、南宋7.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B、唐朝时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C、唐朝时明经科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D、明朝时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8.2006年2月13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王选教授逝世,他的要发贡献是发明了计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而在唐朝,最先进的印刷手段是雕版印刷,下列属于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的是()A、《唐本草》B、《金则经》C、《黄帝内经》D、《伤寒杂病论》9.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解。主张“不要过分捕劳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10.人们经常燃放烟花爆竹的主要燃料是火药。火药最早发明于()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11.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在科技方面的重大成就是()A、发明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B、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C、发明活字印刷术、广泛使用指南针和火药D、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12.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①造纸术②印刷术③指南针④火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3.“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A顽固派B、洋务派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14.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15.请将孙中山先生的以一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组建兴中会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和共产党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16.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17.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以“弥天大勇”前往重庆,毛泽东去重庆的主要目的是()A、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B、争取和平、民主C、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D、阻止国民党的全面抗战18.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是()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19.黄冈市某中学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课竞赛,张强同学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A、四渡赤水河B、飞夺泸定桥C、翻越大雪山D、会师井冈山20.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A、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D、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21.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2.目前在我国招商引资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近代列强曾强迫清政府允许他们在中国投资办厂,其目的是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人民,这种外国企业最早出现是在签字()A、《南京条约》后B、《北京条约》后C、《马关条约》后D、《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