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必看)编辑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学教案(必看)编辑精选.docx

科学教案(必看)编辑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教案【精品】科学教案模板锦集十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树生长在一定环境里,有一定生存需要。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用简图描述树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观察树干。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不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变化。【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特征。【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相同之处。【教学准备】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树长在校园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观察方法来观察新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发现?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树叶和果实。这是树果实。这是我树皮拓片。(拓印树皮图案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颜色。)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实物标本。三、整理我们观察记录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哪一棵树吗?3.比较我们观察记录,思考、交流: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生长需要什么样条件?不同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大树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对总结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树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树皮光滑,有粗糙结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板书设计:树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干、树皮都有树叶、果实科学教案篇2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谈论各地不同的冬天。“我们都知道南京(指本地)的冬天有时刮冷风、有时结冰、有时下雪,树叶落了,小草枯了,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是不是每个地方的冬天都是一样的呢?你听过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吗?请大家谈谈,你在哪里见过冬天,那是什么样的,你还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过冬天吗?说给大家听听,带照片的就讲讲照片上的情景。”让幼儿充分发言,注意强化那些重要的描述。2.介绍北方的冬季特征。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画面“冰雕”。“这里的.冬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冰雕”(因为这里冬季气温特别低,冰层很厚,几个月不化)3.介绍春城昆明的冬季特征。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画面“春城的冬天”,介绍昆明实际上一年到头都是春天。冬天也和春天一样,植物繁茂。郁郁葱葱,鲜花盛开,从不下雪,不结冰。人们穿着单薄。“这里有冬天吗?”4.小结。活动延伸观看世界各地冬天的录象。活动目标1.拓宽幼儿知识面,使幼儿了解在我国不同的地方冬季温度不同,景象也不同。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1.请幼儿回家向家长了解他们冬天在哪些地方生活过,那些地方的冬季是什么样的,收集一些照片。2.教师了解幼儿在哪些地方过冬天,有些什么经验。3.幼儿用书画面“冰雕”、“春城的冬天”。科学教案篇3设计意图:幼儿在学习了溶解和密度的知识后,由于密度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幼儿不易理解,如何让简单的科学原理生动有趣,幼儿乐于探索呢?酸甜可口、颜色多彩的饮料一直深受幼儿喜爱,很多饮料它们的密度都不是一样的,能不能根据每种饮料密度的不同调出两层颜色的饮料,甚至更多层颜色的饮料,经过多次的调试,我成功了.调出的饮料不仅非常好看,而且一个杯子能品尝到几种味道的饮料。我想,如果以饮料为载体,引导幼儿探索液体密度的奥妙,一定能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让幼儿体验到探索和成功带来的喜悦。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感知两种液体用同样的方法相配时:密度相同的液体相混合,密度大的液体下沉,密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