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教学设计.pdf

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教学设计.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文档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教案教学设计〔团团圆圆过中秋〕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第四课。教材设置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我们这样过中秋〞、“中秋节、团圆夜〞和“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旨在让学生了解一些中秋习俗有关的知识,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感,受借月思亲的情怀,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2、了解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相互交流中展开学习,在活动中体会亲情和友谊、思念和团圆。〔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珍爱亲情;2、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3、积极、愉快地生活。〔教学重点〕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2、了解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教学难点〕在“团团圆圆过中秋〞的节日气氛之中能够体会到家人之间的亲情。1、教师打算:搜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打算:搜集各地中秋节的习俗资料,了解秋天里的其他节日。一、猜谜语,引出中秋节.教学文档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儿歌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2、多媒体出示:“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愉快大团圆。〞3、提问: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中秋节!)二、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我们这样过中秋活动一:了解中秋节1、中秋的由来(请同学们说一说中秋节是哪一天)师:对,是农历八月十五。再过几天就到中秋节啦,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秋季中间的一天。这一天的月亮最大最圆……2、欣赏明月〔1〕师:瞧,十五的月亮升起来了。(学生欣赏课件演示中秋夜晚明月升空的动画)〔2〕学生说感受(圆月特别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天空晴朗等)〔3〕教师小结:正是这一天,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天空少云,所以天上的圆月格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关于这个美丽的月亮啊,还流传着许多有趣、动人的故事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吧。3、美丽的传闻〔1〕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故事〔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其他故事把课前你们搜集的传闻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吧。.教学文档各小组成员在小组交流的根底上,采纳多种形式表演或讲述它们搜集的最精彩的几个故事。〔如:“玉兔捣药、嫦娥奔月、月下老人〞等〕活动二:中秋节的习俗1、一般习俗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要赏月,吃月饼,月饼圆圆的象征着团圆,月饼甜甜的,象征生活甜美。人们吃月饼是为了盼望合家团圆……2、欣赏各地过中秋的习俗出示幻灯:广州坐游船赏月迎中秋、成都中秋放河灯、三明市民登麒麟山赏月、厦门市民海边赏月望金门、香港舞火龙迎中秋、澳门小朋友玩花灯迎中秋、X中秋赏月、农村吃月饼赏月迎中秋。(边欣赏边介绍)探究二:中秋节,团圆夜活动三:话团圆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对“中秋节,团圆夜〞的理解。2、师小结中秋节是我国千百年来传统的节日,是中国人团圆的节日,是家庭的节日,是具有中国特色幸福的节日,团圆的人儿思念着没有团圆的亲人。3、在团圆的节日里,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是有很多人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够与家人团聚,你们家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有这样的体会吗?4、学生答复: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小结:其实出门在外远在他乡的人们,更加思念故土的亲人,这就是深深的思乡情啊!正是这种亲人之间浓浓的亲情才有了那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动人诗篇!活动四: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紧密,尤其是.教学文档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出示图片1(李白的〔静夜思〕)老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同学们脑中有没有最正确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同学齐背〔静夜思〕。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只有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同学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3、你们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小结: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