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资料一:热毒素是一种巨毒蛋白质,用其万分之一毫克就能毒死100只猫;倘用其20g,就足以使全球55亿人死于一旦。一、生物武器的种类鼠疫杆菌9.11之后“炭疽袭击”给美国带来的恐怖。这种有着诡异名称的病菌,就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一——生物武器。天花病毒是一种DNA类痘病毒,患者发病时出现高热、寒战、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三至五天后开始出疹,并引发败血症、肺炎、全身器官衰竭等。200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肯尼亚环境保护活动家旺加里·马塔伊10月9日再次重申自己的判断。她说,艾滋病病毒是西方国家实验室故意制造出来的生物制剂。“有人说艾滋病病毒来自猴子,我表示怀疑,因为自远古以来我们就和猴子生活在一起。另一些人说,这是上帝的诅咒,但我认为那不可能。”马塔伊说。马塔伊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在这个星球上,与其他人种相比,死于艾滋病的黑人要多得多。事实上,这是一些人制造出来的制剂,以消灭另外一些人。如果没有那些人,就不必入侵伊拉克。”马塔伊补充说:“它(艾滋病病毒)是被科学家制造出来并用于生物的战剂。”据有关信息透漏,美国负责伊拉克武器核查的大卫-凯在其向国会递交的中期报告中曾做过惊人披露:美核查人员在伊拉克找到了一瓶隐藏的肉毒菌B菌株。之后,布什、切尼、鲍威尔以及其他美政府高官都纷纷在讲话中引用了这一证据,称这是萨达姆政府在战前继续从事违禁生物武器计划的有力证据。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生物专家以及前核查人员进行研究后发现,这瓶生物制剂是上世纪80年代伊拉克从美国合法购买的,并且从未成功地将它制成过武器。违禁“生物武器”受到质疑西汉时期,匈奴就使用生物武器袭击中原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重大项目秘书长杨焕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就连我们这么小的实验室都能做这样的事,把艾滋病毒跟感冒病毒连接到一起,多可怕!有人常说过,这个世界不是毁在几个不懂法的流氓手里,要毁就毁在科学家手里。”在这里,杨教授所说的艾滋病毒跟感冒病毒连接到一起,其实就是一种基因武器,它意味着艾滋病象感冒一样通过呼吸道传染。艾滋病毒虽只通过性交和血液,尚且在世界范围有如此巨大的感染人群,如果打一个喷嚏就可以传染艾滋病,恐怕人类早就灭绝了。再有,如果把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的基因或致癌基因移入大肠杆菌中,令其繁殖,同样可以轻松地毁灭整个地球的高等生物。惊叹二、生物武器的特性:(Ⅳ)有一定的潜伏期生物战剂致病需经几小时至几天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人员不会很快减弱工作能力。(Ⅴ)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风速、气温对气溶胶传播有影响,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能加速病菌的消亡。三、生物武器的伤害途径四、防护措施1、对生物战剂的防护措施与对毒剂的防护基本相同。人员戴防毒面具、防疫口罩能保护呼吸道不吸入生物战剂气溶胶;穿防毒衣、防疫服或采用扎“三口”的方法能保护皮肤免受带菌昆虫叮咬。2、人员在生物战剂污染区内行动时,根据生物战剂的类型,提前进行免疫接种和个人防护,遵守在污染区内的行动规则。3、发现病人时,要立即报告,及时隔离。4、对污染的房屋、器皿要用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进行熏蒸,也可用通风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对服装可用煮沸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方法灭菌。5、杀虫、灭鼠。杀虫可用打、捕、烧、熏或喷洒杀虫剂(敌敌畏、敌百虫)等方法。灭鼠可采用药杀或打、捕、挖、灌等方法。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安全,妥善处理带菌昆虫和动物尸体。无论是敌投的还是当地的昆虫、鼠类,都是生物战剂传播的媒介物,均能传播多种疾病。所以,平时对当地的鼠类和有害昆虫也要经常进行灭杀,以减少战时生物战剂可能利用的传播媒介。五、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生物武器的种类;生物武器的危害;现代生物武器的发展状况;防生物武器常识;禁止生物武器.1、(多选)能充当生物武器的病原体是A.天花病毒B.霍乱弧菌C.炭疽杆菌D.金色葡萄球菌2.中国是哪一年加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A.1972年B.1975年C.1984年D.1998年3.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①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②无药可医③只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A.①B.②C.②③D.①②4.与常规武器相比,生物武器具有的特点是A.传染性强B.污染面积广,不易被发现C.有一定的潜伏期D.对建筑物的破坏不如核武器严重E.其杀伤力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5.人在受伤时,若伤口较深则易得破伤风,若伤口较浅则一般不会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下列哪组生物与破伤风杆菌代谢类型相同()A.蘑菇和根瘤菌B.蛔虫和乳酸菌C.大肠杆菌和炭疽杆菌D.酵母菌和蓝藻6.下列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艾滋病病原体B.疯牛病病原体C.炭疽病病原体D.乙型肝炎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