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昆曲《牡丹亭》之赏析《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情之至也。"阅读《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至情弘贯苍茫人世,迤逦而来。1昆曲之由来与发展说到《牡丹亭》,便不能不说昆曲。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称为"昆曲",现今已被称为"昆剧"。"昆山腔"产生于元末明初(十四世纪中叶)江苏昆山一带,时间上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清曲、小唱。到明嘉靖年间(1522--1572)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甫对昆山腔加以改革,使其更加委婉细腻,流利悠远,人称"水磨腔"。在此之后音乐家、戏剧家梁辰鱼按昆山腔的特点,创作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因此也扩大了昆腔的影响。一些文学人士争用昆腔新声撰写传奇,昆山腔一时名声大噪,到明万历年间昆腔已从"吴中"扩展到江浙各地进而扩展到全国,形成了全国性的剧种,当时称为"官腔"。从"明-天启"至"清-康熙"末年(1621--1722)这一百余年,昆曲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昆山腔融北曲、弋阳腔、海盐腔等声腔于一炉,并加以提炼加工,其音乐上的艺术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它的音乐被后来京剧以及许多地方剧种,如川剧、湘剧、广东粤剧、桂剧、汉剧、婺剧等吸收消化,更有甚者一些剧种干脆原封不动地搬演昆曲剧目。当然它们的语言,都带着浓郁的乡音,这是地方剧种的最大的特点。由于昆曲在中国戏曲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故而有"百戏之母"的美誉。新中国刚成立之时,昆曲处在了最低谷,一出《十五贯》救活了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全国纷纷成立了专业昆曲演出团体,目前全国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湖南彬??及浙江温州,都有专业的昆曲剧团昆曲艺术已经有几百年厚重的历史沉淀,它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有全国影响的剧种之一,有关它的研究、资料和论述,浩如烟海,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不同地区的首批19种文化表现形式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中国昆曲以全票荣列榜首,由此确认了我国昆曲独特的文化特性以及它在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中的特殊价值。2昆曲之艺术特色昆曲艺术,传承悠久,高雅超凡。自古为文人雅士钟情的特殊曲种,凝聚着甚多的历史气息,浓浓的书卷气,相对于已为绝响的楚辞、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她是一门依然鲜活的文化奇观。给我们今日的后裔,展示着中华先民的人伦风俗、生活情调、风流姿态、潇洒意趣。昆曲不是戏!她是高雅的文化,是我们民族近一千年的神采再现,是我们民族五???年的风流蕴籍。美兮奂兮!巧兮倩兮!昆腔之美,摄魂夺魄!悄然坐在台下,聆听那悠悠的曲调,婉转飘来,目睹那长袖起落,曼妙身姿,我们神魂俱醉!恍然间,回到了一个神秘陌生、而又冥冥中好温馨熟悉的世界,我们的先民曾生于斯、长于斯;恋于斯、怨于斯。朦胧间,沿那道泛着淡淡金光,蜿蜒流逝的大河啊,溯流而上,我们到达了一方文化圣地,那是我们中华种族幽魂的栖息地,是我今日后代小子,血液中依然汩汩流淌的莫名崇敬,是身为中国人,梦萦神绕,永远难以释怀的祖先神韵精魄3作者简介汤显祖(1550-1616),明朝人,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出身书香门第,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权贵,明嘉靖年间曾任给事中,四十九岁时弃官回家。他从小受王学左派的影响,结交被当时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李贽等人,反程朱理学???肯定人欲,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在文学思想上,汤显祖与公安派反复古思潮相呼应,明确提出文学创作首先要"立意"的主张,把思想内容放在首位。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具体体现。汤显祖虽然也创作过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还是传奇。他是我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及《紫箫记》。"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史赞曰:"为官不济,为文不朽。"4故事梗概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