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核心,构建电子技能训练新体系.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以能力为核心,构建电子技能训练新体系.pdf

以能力为核心,构建电子技能训练新体系.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以能力为核心,构建电子技能训练新体系摘要: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生源质量、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等的问题。我校成立了“以能力为核心,构建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技能训练新体系”课题组,对机电专业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其中,《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改革,将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实施融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以项目式教学为主,理实一体化教学,构建了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关键词:中职教育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式课程近年来,在教学与实践的改革中,在学生的实习与就业中,在对企业实际生产运作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电子产品的研制及生产加工中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从事电子整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工作的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的匮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使得企业对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这给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带来很大影响。而以传统学科式职业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在此形势下,我校成立了“以能力为核心,构建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技能训练新体系”课题组(该课题被列为成都市“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组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行业实践和教学改革,对机电专业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改革属于课题组研究的一个方面。《电子技术基础》与《电子技能与实训》这两门课原来是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于一年级下期同时开设的两门课程,前者属于专业基础课,后者属于专业技能课,常由不同的老师来完成教学。另外,专门开设了《电子仪器仪表与测量》。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内容重复,理论课讲授的内容较多,程度较深,学生普遍反映听不懂,而技能课又缺乏理论的支撑,内容稍显脱节;教学方法手段陈旧,难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评价体系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专业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要以“应用”为主旨,学科本位就必须让位于能力本位,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力求反映实际岗位要求和工作流程,避免教学和实际脱节的缺陷,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此理念下,我校电子组进行了《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教学改革。下面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改革,来谈谈电子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一、整合多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针对当前电子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电子技术向自动化、综合化及日常生活化方向发展的特点,课题组对我们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突破原来的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我校职教改革的重头戏。我校课题组根据中职教育特点,对电类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从2007级起,将《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能与实训》、《电子仪器仪表》等整合为《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教学,开始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改革。改革从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能力入手,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2007级电子2班为实验班,尽可能地打破学科体系,以一个个单元电路的制作,测试与分析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标开展,模糊了理论课与实验课、实训课之间的界限,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相互融合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在2008级机电6班、7班,2008级电子1~5班中进行推广。二、确定《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课题组老师一边利用假期到企业顶岗实习,一边加强学习,改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变化和专业发展的趋势,融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的形势,确定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目标:1.会识别与检测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并较熟悉地正确选用电子仪器测试其基本参数,判定元器件的质量,适应企业的元器件采购岗位。2.会根据图纸进行电路板焊接与装配,并且具有分析排除电路中简单故障的能力,适应企业的子产品装配岗位。3.对常见的单元电子电路(信号的接收与放大,信号的处理,低频功率放大,电源及信号产生电路等),会分析其工作原理,适应企业的电子产品调试或产品质量管理岗位。4.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单功能实用电路,并且通过实际制作、测试、修改,做出符合要求的实际电路,适应电子产品剖析与开发岗位。三、制订课程标准,开发以技能为中心的项目式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1.制订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课程标准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体现新知识、新器件、新工艺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