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护结构隔热措施.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7.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外围护结构隔热措施.ppt

外围护结构隔热措施.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热气候地区:设计内容4.1室内过热的原因及防热途径4.1.1夏季室内过热的原因室内热量来源:4.1.2建筑防热的途径防热的途径4.2围护结构隔热设计4.2.1隔热设计标准1、自然通风房屋隔热设计指标:内表面温度隔热设计标准:≤2、空调房屋隔热设计指标:传热系数K,热惰性指标D隔热设计标准:K满足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屋顶:K≤1.0W/(m2·K)(D>3.0)K≤0.8W/(m2·K)(D>2.5)外墙:K≤1.5W/(m2·K)(D>3.0)K≤1.0W/(m2·K)(D>2.5)4.2.2室外综合温度表达:——太阳辐射当量温度综合温度:影响因素:气温表面朝向,反射I:水平最大,西,东材料名称综合温度计算:综合温度波幅:修正系数β4.2.3外围护结构隔热措施夏季,围护结构受到太阳照射的时数和强度,以水平面为最大,西向、东向次之,所以,围护结构隔热的重点依次为屋顶,西墙,东墙,南墙和北墙。1.反射隔热外饰面采用白色或浅色,减少太阳辐射吸收系数,降低综合温度ρtsa,max0.865.2℃0.4852.4℃0.241.2℃2.保温材料隔热在屋顶和外墙构造中选用传热率低的材料,如泡沫塑料保温材料、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增大围护结构热阻和热惰性,阻隔热量传递。3.通风间层隔热(1)通风屋顶(水平间层)构造(2)通风外墙(垂直间层)4.绿化隔热屋顶绿化构造:屋顶形式隔热效果:内表面温度内表面热流5.被动蒸发隔热方式:在屋顶上喷水、淋水、蓄水、铺设多孔含湿材料。原理:利用水分蒸发吸热降低屋顶外表面温度。效果:屋顶外表面温度能降低25℃,内表面降低5℃。4.3房间的自然通风4.3.1自然通风概述1、作用(1)降低室内污染浓度,改善室内卫生环境。室内污染源:人,家具,装饰。(2)夏季降低室内温度,改善室内热环境。通风方式:机械通风自然通风限制少、效率高依赖于室外风环境风向风速可控制风向变化,风速脉动人对自然风的接受率更高耗能、有噪声不耗能自然风的空气质量和流动状况是现代人工环境技术不能完全模仿和替代的。4.3.2自然通风原理空气各部分存在压力差。空气压力差来源:室外风的作用,即风压。室内热的作用,即热压。1、风压的作用迎风面气流受阻,形成正压区。背风面空气稀薄,形成负压区。风压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2、热压的作用热压形成风的条件:进、出风口有高度差进、出风口有温度差热压大小与温度差×高度差成正比太阳能烟囱4.3.3自然通风组织良好的自然通风,必须妥善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1、总体规划:建筑朝向、间距及建筑群布置,以协调风速、风向及风影区风向投射角通风效果最差2、单体设计:平面布置主次分明,室内流场均匀,组织穿堂风,组织枢纽空间导流3、构造设计:组织开口,构造导风(1)窗口开启(2)导风板建筑开口与室内通风开口宽度为开间宽度的1/3~2/3、开口面积为地板面积的15%~25%时,通风效率最佳导风:导风:竖向通风:建筑体量大,进深长,空气流动阻力大,房间通风困难。利用竖向通道,如中庭、楼梯间等作为出风口。除了利用风压还可以创造热压通风。2.建筑开口与室内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