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pdf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国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所充满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地读书、课下尽情地玩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所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4.由文本迁移到现实生活,能根据提示选择自己学校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说话训练。【过程与方法】1.用生词卡、图片等多种媒介和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2.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等方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在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整体把握,能找出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难点体会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根据“资料袋”的提示,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根据提示语,说说自己的学校●上学路上:早晨,从……上,从……里,从……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进入学校:来到学校,大家……●在学校里:上课了,同学们在教室里……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放学了,同学们在教学楼前……●点题抒情: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的小学……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学习生字新词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所地处边疆的小学的美。2.由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引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重在读准字词的音节,在讲读课文时应侧重对字词形、义的理解。部分字词学习提示:绒:读róng。坪坝——方言词,一般指平坦的场地。场地与土有关,故为土字旁。粗——形声字,米形且声。本义是指米粗糙,故“粗”以“米”表形。引申为精细和毛糙,再引申为粗大。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这所学校的美。(可以同桌互读,可以分小组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即可。)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再读课文,指名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它与我们所在的学校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初步感受这是一所地处边陲的小学,校园景色优美,不同民族的学生团结友爱,学习认真,生活快乐。)四、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2.教师示范书写,重点指导“装、读”这两个字的写法。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布置作业1.抄写带生字的词语。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大青树下的小学上学的路上——进入学校——在学校里——点题抒情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掌握情况。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这节课我们继续朗读感悟,又将会有新的发现。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学习第1自然段。(1)轻声朗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2)比较句子,体会描写的具体性。①早晨,从各处走来了许多小学生。②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通过比较,体会描写不仅要具体,而且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如“山坡”“坪坝”“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都是极具西南边陲山区的特点。)(3)比较句子,体会“的”字结构的运用特点。①……走来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小学生。②……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小学生,有傣族的小学生,有景颇族的小学生,还有阿昌族的小学生和德昂族的小学生。③……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①句过于概括,②句表述赘余,③句运用“的”字结构显得既具体又简洁。通过对该句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的”字结构在运用上的特点。)(4)理解词语,想象画面。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思考:有哪些鲜艳的服装?“绚丽多彩”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中各民族的服装,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知识,体会“绚丽多彩”的意思。)2.学习第2、3自然段。(1)请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想象一下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