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的代表诗人.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4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月的代表诗人.ppt

新月的代表诗人.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作者生平及其主要创作但因此时罗素已被剑桥大学除名而未能如愿。“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我认识了狄更生先生。”经狄更生教授推荐入剑桥大学King’sCollege研究院。1921年开始写诗,《草上的露珠儿》为其新诗处女作。1922年,专程赴德国与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10月回国。此后陆续在上海《时事新报》、北京《晨报》、天津《大公报》和《努力周报》等报刊发表数量众多的新诗,成为引人注目的诗坛新秀。诗人徐志摩与友人摄于硖石故居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陈西滢(源)、林徽因等。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担任翻译。6月随泰戈尔赴日访问。1925年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由中华书局代印,北新书局发行。3月,出国,经苏俄抵德国,随后旅行意、法等国,遍谒名人坟墓。8月回国,10月起任《晨报副镌》编辑。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创刊,任主编。与留美归国的闻一多等人一起共同倡导新诗格律化,在五四后的中国诗坛产生较大影响,成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之一。1926年10月3日,与陆小曼在北京结婚。年底即到上海。1927年与胡适筹办新月书店,并任光华大学教授,曾兼东吴大学法学院英文教授。1928年3月,《新月》杂志创刊,任总编辑(但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新月派”代表人物则是梁实秋)。1929年,在光华大学与南京中央大学两处任教。1930年秋,应胡适邀请,到北大辅佐教务,仍兼光华大学课。1931年11月19日,他在南京搭乘一架军用飞机赴北京,为的是赶去参加林徽因的英文演讲会。不料因大雾,飞机在济南附近撞山身亡。噩耗传来,凡是熟悉志摩的人,无不为失去这样一位有着真性情的朋友哀婉痛惜。1931年12月,胡适写了《追悼志摩》一文:“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被他带走了不少的云彩。他在我们这些朋友之中,真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他常说: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们也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可是狂风过去之后,我们的天空变惨淡了,变寂寞了,我们才感觉我们的天上的一片最可爱的云彩被狂风卷去了,永远不回来了!“这十几天里,常有朋友到家里来谈志摩,谈起来常常有人痛哭。在别处痛哭他的,一定还不少。志摩所以能使朋友这样哀念他,只是因为他的为人整个的只是一团同情心,只是一团爱。”“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回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徐志摩著作:诗集:《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8)、《云游》(1932/7)散文集:《落叶》(1926)、《巴黎鳞爪》(1927)、《自剖》(1928)、《秋》(1931)、《爱眉小扎》(1936)小说集《轮盘》(1929/5)剧作:《卞昆冈》(发表于1928《新月》1卷2期)译作:《曼舒斐尔小说集》(1927)等“新月诗派”的“盟主”与代表诗人之一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飏,飞飏,飞飏,——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飏,飞飏,飞飏,——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飏,飞飏,飞飏,——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康桥,现通译作“剑桥”,是英国的一座古老名城。著名的剑桥大学即座落于此。诗人于1921-1922年,在那里的研究院进修一年。归国后,写了题为《康桥,再会罢》的诗篇。1926年1月,他在第二次游欧回国后,写了脍炙人口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秋,他与友人王文伯再次到英国游历。在归国途中的海轮上写下了《再别康桥》。诗人对于康桥的感情很深,他在《康桥,再会罢》中甚至将康桥比作“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常绕/汝左右,任地中海疾风东指,/我亦必迂道西回,瞻望颜色”。诗人在《康桥,再会罢》中,不止一次地倾吐了他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满怀来春再回康桥的希望。在诗篇中,一连写了8种“最难忘”的事物:“骞士德顿桥下的星磷坝乐”、康桥的“春阳晚照”、“茂林中老树纵横”、“七月的黄昏”、“满天星环”乃至“榆荫中深宵清啭的诗禽”、“村里姑娘的腮红颈白”、“屏绣康河的垂柳婆娑”等等。但《再别康桥》(1928)中,就再没有这种“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