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昼夜长短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2]掌握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方法[3]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日常生活景象的分析了解昼夜长短的原理及规律[2]通过动手探究切身体验科学的严谨和地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求真求实、探索事物规律的精神[2]热爱科学,对地理学科有严谨的态度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常考);2.难点: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方法(常考)三、课型:新课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五、教具:多媒体、电子白板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学生标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标出太阳直射各特殊纬线时的节气及时间)2.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这幅图中,大家知道今天太阳直射点在哪里?将向那个方向移动吗?学生:南半球、向南移动。3.教师:根据太阳直射点的这个信息我们能不能知道,秭归今天昼夜长短状况如何,它将如何变化,日出日落时间分别在什么时候,今天秭归白昼比北京长还是短,北极点附近南极点附近和出现了什么样特殊的昼夜现象……学生:知道或不知道4.教师引出课题:学习完今天这个课题后,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寻找存在问题,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2.昼夜长短变化的原理及规律探索(1)原理: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昼弧和夜弧:任意纬线圈被晨昏圈分成两段,在昼半球中的纬线段称为昼半弧,在夜半球中的纬线段称为夜半弧。在自转过程中(24小时)中该点经过了该纬线圈上全部的昼弧段和夜弧段。同一条纬线上所有的点,在一天里随地球自转的轨迹完全相同,所以同一纬线上任意地点昼夜长短相同,昼夜长短与经度无关。由于地球自转是匀速运动,所在纬线圈上昼弧所占比例越大白昼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当纬线圈全部在昼半球时该纬度出现极昼(昼长24小时),全部在夜半球则出现极夜。(2)规律:教师演示在一年里随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师生共同归纳总结:①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②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③太阳直射点向那个方向移动,那个半球就昼渐长;④太阳直射点移动至最北时(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⑤太阳直射那个半球,昼长就向那个方向递增,该半球极点附近出现极昼;⑥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大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⑦南北半球不同,纬度数相同的两地昼夜状况恰好相反。(在课本图1-23中获得)(3)结论:师生共同结论1:某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结论2: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则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4)小试牛刀:检测课堂学习情况及学生应用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答案)3.方法探索与能力培养:(1)昼长的计算方法:①利用常识学生得到方法一: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常识)②利用提示信息和条件学生讨论后得到方法二:昼长=24小时-日出时间*2③利用问题和提示信息在学生讨论后引导学生得到方法三:昼长=24小时*昼弧长度∕纬线圈长度=24小时*昼弧所占经度数∕360=昼弧所占经度数∕15(小时)4.知识拓展:教师告知学生根据以上方法一和方法二我们还可以得到: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方法:日出地方时=昼长∕2日落地方时=24-日出时间学生从上述方法中得到以下结论:当昼长夜短时,昼长大于12小时,日出地方时早于6:00,日落地方时晚于18:00当昼短夜长时,昼长小于12小时,日出地方时晚于6:00,日落地方时早于18:00当昼夜等长时,昼长等于12小时,日出地方时6:00整,日落地方时18:00整(三)课堂小结1.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2.昼长的三种计算方法①=日出时间-日落时间②=24小时-日出地方时*2③=昼弧所占经度数∕15(小时)3.日出日落地方时及其计算方法(四)布置作业导学案后面课后练习(五)板书设计1.昼夜长短变化和变化规律和原因2.昼长的三种计算方法3.日出日落地方时及其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