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当东半球全部为黑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昼短夜长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适逢我国的夏季D.适逢我国的秋(春)分日2: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占不到1/10,这一天是()A.7月1日B.1月1日C.10月1日D.4月1日3、假如地轴与黄道相交成90°,可能发生的现象是()①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均相等②沿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存在偏转现象③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④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无四季变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问题(1)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aB.bC.cD.d(2)当太阳直射点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下面不可信的是()A.悉尼昼长夜短,且夜渐长B.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我国冬季风活动频繁D.我国北方河流进入汛期5:如太阳直射20°N,那么()A.70°N以北为极夜区B.晨昏线与南北纬70°纬线相切C.20°N纬线上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长值D.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6下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A.∠XOFB.∠TOFC.∠FOND.∠TON(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__带。(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多项选择)()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E.无大气环流现象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7.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甲图中A~H各位置中,地球位于位置时,晨昏线符合乙图的情况;地球位于位置和位置时,晨昏线符合丙图的情况。(2)丁图中箭头表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和方向。在甲图中地球从位置公转到位置这段时期,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和方向与丁图所示的情况相符。(3)地球公转到甲图中位置时,澳大利亚的悉尼(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4)地球从甲图中C位置公转到G位置这段时期,北京的昼夜长短变化是。(5)地球从甲图中A位置公转到E位置这段时期,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6)地球公转到甲图中C位置时,南半球正值季。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8-10题。8.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A.2900<R<3000B.3400<R<3500C.3900<R<4000D.4400<R<45009.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西南季风10.③所在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A.黄壤B.紫色土C.棕壤D.水稻土11.读图4-7,回答:(l)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前后,判断理由是。(2)当DF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3)当AC为晨线时,此日是节气;当DE为昏线时,此日是节气;当AD为晨线时,此日是节气。(4)若DE为晨线时,此刻北京时间是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F是线。(5)当H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G处区时为6点则此时昏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