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题名称:《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oc

课题名称:《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名称:《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批复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学会课题类别:一般课题课题负责人:加格达奇区第七小学赵岩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意义健康,是人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身心健康是人的素质基础。它不仅意味着有健全的身体,而且必须有健全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知道,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没有和谐的个体就没有和谐的社会,而身心健康是和谐个体的基本标志。为培养学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素质,基础教育必需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和谐,让学生首先做一个和谐的人。因此说,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社会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地处偏远,贫困家庭居多,还有一部分学生处于单亲家庭,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相对较多。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为此,我校确立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课题。二、课题的界定与假说课题的界定:《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运用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心理辅导的艺术、策略、技术,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智力因素问题和非智力因素进行随机辅导,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投入水平与效果,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心理辅导活动。理论假说1:加强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然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和谐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理论假说2: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会使学校初步形成全面渗透、重点突出的教育教学体系,明确科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探索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理论假说3: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模式是以普及、调节、内化为目标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调节、养成三级功能。理论假说4: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教师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三、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1)探寻在我校开展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我校实际的、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2)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3)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的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4)开发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四、课题研究的预期收效1、通过研究,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从而达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2、通过研究,会使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自信心等心理素质会得到明显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各项心理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3、通过研究,形成全方位,多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面,构建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心理形成的教育新模式。4、通过研究,提高教师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以及捕捉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与诱导点。五、研究的方法、途径及研究思路1.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行动研究。通过实践探索,不断深入,逐渐形成我校“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列,摸索出“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为今后在较大范围推广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此外,分析、证明“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及效果,采用资料收集、问卷、访谈等方法。2、研究的途径:●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地课堂氛围。●建立课堂教学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目标。●挖掘各科教材中蕴涵的心理教育因素。●加强学生行为规范训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开展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辅导。3、研究的基本思路:一是以四年级三个班为实验班,在逐步研究的基础上,其它年级,均进行“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二是研究“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实施方案、评价标准等,边探索,边完善。三是学校各学科教师全员参与此课题的研究,达到全方位,多视角进行研究。六、课题研究的过程1.周期:五年(2006年3月-2010年2月)2.主要步骤和阶段目标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7月)。在课题研究初期,查阅有关文献,如《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为本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