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8 百日维新 新人教版选修1.doc
上传人:森林****来了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8 百日维新 新人教版选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8百日维新新人教版选修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作业(二十八)一、单项选择题1.(2019·双鸭山一中试题)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A.提出了各方面的具体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C.系统论述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二:一是理解“施政纲领”的含义,它应是指一个政党或组织的长远目标和实现这种目标的做法。二是对《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具体内容应有所了解。此折向光绪帝提出了确定维新变法的政策,选拔人才,改革中央机构三项主张和各方面实施新政的具体建议。故选A项。2.(2019·中原名校试题)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A.《定国是诏》B.《应诏统筹全局折》C.三民主义D.《临时约法》答案B解析《定国是诏》是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故选B项。3.(2019·三明一中试题)保国会成立后,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因为它()A.以救亡图存为号召,符合时代要求B.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了影响C.促使光绪帝下决心实行变法,大快人心D.力图扶植清朝统治,得到上下广泛支持答案A解析保国会成立后,其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这一宗旨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走向高潮。故选A项。4.(2019·南昌二中试题)光绪帝支持、参与变法的目的是()A.答谢康有为救驾B.挽救民族危亡C.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权力D.做一个有为之君答案C解析光绪帝作为统治者,其采取措施的根本目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故选C项。5.(2019·安溪八中试题)甲乙两人交换对时局的意见。甲说:“四夷交迫……覆亡无日。”乙认为:“非变法不可。”甲表示:“以现在的力量,行可变之事,虽不能完全变法,如果掌握重点,亦足以救中国。但是大臣守旧,不通外国。若要依赖他们变法,就好像缘木求鱼。”甲乙两人应该是下列()A.商鞅与秦孝公B.林则徐与道光帝C.康有为与光绪帝D.孙中山与宣统帝答案C解析A项中商鞅虽然主张变法,但是秦国当时并未面临“四夷交迫……覆亡无日”的局面;B项中林则徐与道光帝都不主张变法;D项中孙中山主张推翻帝制,他不可能与宣统帝在一起交换意见。故选C项。6.(2019·长郡中学试题)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D.戊戌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维新变法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B、C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选A项。7.(2019·长春市试题)“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逮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为实现上述思想,百日维新中维新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③设立京师大学堂④改革科举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说明了戊戌变法教育改革的相关信息,故①与题干要求不符。②③④都符合材料教育改革的思想。故选B项。8.(2019·吉林实验中学试题)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①裁撤冗员②取消旗人特权③废除八股④裁汰旧军⑤设立京师大学堂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京师大学堂主要是培养人才,排除⑤。故选A项。9.(2019·湖北荆州质检)1898年6月,光绪皇帝宣谕:“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成通经济变之才。”材料表明()A.“不做亡国之君”是光绪变法的初衷B.朝野上下达成了改革的共识C.变法的指导思想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相同D.振兴农工商业是变法的核心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光绪变法“不做亡国之君”的初衷,故A项错误;朝野上下对改革仍然有分歧,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可以看出是“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这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相同,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振兴农工商业”在变法措施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10.(2019·温州十校试题)“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B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