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思想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思想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doc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思想品德教研组工作计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习准备其教学指导意见》、《改进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的有关精神,以“两纲”教育为重点,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教学实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将以“两纲”教育为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研工作促进教学水平,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提高全校的品德教学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努力。二、拓展品社教学渠道,增强道德教育效果(1)品社课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相结合,体现教育的整体性小学语文、数学、品社、自然等学科既是各自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虽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承担着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任务。本学期,我们要求教师在各科教学中,把握好教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捕捉住每一个可利用的环节,寓思想教育于愉快的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2)品社课教学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体现教育的针对性由于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存在,小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出现了许多偏差。如受“一切向钱看”思想的影响,使得学生开始滋生做事情讲报酬的思想意识。又如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学生口袋里的人民币也日益增多,吃零食、比穿戴、讲享受成风。所有这些决定了品社课只靠单一的理论知识灌输和教师空洞的说教是不能奏效的,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引导学生学教材明道理,联系实际找差距,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自己的辨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本学期,我们将在品社课的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道德认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3)品社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体现教育的一致性品社课教学要从课堂内容出发,与学校德育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整体育人的目的。本学期,结合品社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地震逃生演习、安全案例宣传,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感受、体验和实践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知与行的转化,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4)品社课教学与课前、课后活动相结合,体现教育的连续性品社课的中心环节是明理,即:使学生明白课文中所阐述的道理,不仅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所阐述的道理,必须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有的教材提供的感性材料不足,明理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将根据教材特点开展课前活动。如: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搜集有关资料等,为明理充实感性材料,做好铺垫。品社课教学还要与课后活动相结合,因为品社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与课后活动相结合,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本学期,我们将通过课后活动的开展,巩固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发展。三、常规工作1.备课本学期,我们将进行三次备课检查,做到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全员检查和部分检查相结合。仍旧采用集体备课形式,每单元一人主备,其余人结合自己班级情况修改。2.上课加强小组内互听,及时交流,以便及时掌握新教材的教学情况。3.多媒体教学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将继续开展自制多媒体的教学活动,我们教研组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进一步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益。下迪中心校品社教研组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