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9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茶园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ppt

茶园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茶叶标准化: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按照“五统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操作、统一农资供应和病虫害防治、统一鲜叶加工、统一包装和品牌化销售)的原则,实施茶园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整体提升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建立生态茶园实施标准化管理茶叶标准化生产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规范鲜叶采摘标准建立质量追溯体系1建立生态茶园茶园周围植树有三大好处:a、改善茶园周围小气候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b、夏季有遮荫作用,增强茶树的抗旱性,提高茶鲜叶的产量和品质;c、冬季可以增加茶树周围土壤的地温,增强茶树的抗寒性。1.3品种的选择表4湖南省主推品种的品质、产量及适制性种植规格:双行条植:大行距4.5--5尺包沟开箱,中间栽两行,小行距1.0尺-1.2,穴(株)距1尺,每穴栽1株,每亩栽植2800株左右。两行错开了栽,栽梅花点,让两株茶树充分利用阳光,舒展开来,形成丰产树冠。单行条植:行距4.0-4.2包沟开箱,中间栽一行,穴(株)距1尺,每穴栽1株,每亩栽植1900株左右。幼龄茶园草覆盖的好处:一是保持土壤湿润。二是减少杂草的生长。三是杂草腐烂后还能够做肥料,肥培土壤。2实施标准化管理2.1.4幼龄茶园土壤耕作●在此特别提出,一些水田改制的茶园,建园时一定要深耕,不能栽植坂田。●因为,水田多年耕作,存在着犁底层。这些硬塥土层,坚实黏硬,严重阻碍茶树根系向下生长,使根系只能在表层内横向伸展,造成根系生长不良,严重影响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在干旱时极易受害,而在雨季时又易发生积水产生涝害,极不利于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雁池乡韦家湾村,2003年春季开始引种栽植无性系良种茶园,到2012年已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1500多亩。今年,鲜叶收入平均每亩8000多元,最高的近1.7万元/亩,是群体种茶园的2倍多近3倍。子良乡谭村,2006年冬季水田改制新扩无性系良种茶园500多亩。2010年,平均每亩茶园鲜叶收入3000多元,今年,平均每亩鲜叶收入超过5000元。该村严先知,有无性系良种茶园1.2亩,2011年鲜叶收入1.2万元,亩产值达到1万元。2.2成龄茶园的管理施肥技术:(早施有机肥,配施速效肥,重施催芽肥,巧施根外肥)成龄茶园土壤覆盖的作用:1、保持土壤湿润,改善茶园小气候环境,利于茶鲜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2、利于蚯蚓、腐生菌等土壤有益动物和微生物的繁衍,改善土壤理化性质;3、为茶园病虫天敌提供栖息场所;4、草料腐烂以后可以肥培土壤、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5、防寒、防旱。C、土壤耕锄:浅耕:一般每年进行3次~4次,深度5cm~10cm。深耕: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在秋茶封园后进行,深度15cm~20cm。深翻改土:土层浅薄的茶园,在行间开深40cm、宽40cm的沟,并施入足量基肥。4规范鲜叶采摘标准4.2立体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