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高中物理新课程评价理念与实践林明华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65 大小:3.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讲座高中物理新课程评价理念与实践林明华学习教案.pptx

讲座高中物理新课程评价理念与实践林明华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讲座高中物理新课程评价(píngjià)理念与实践林明华在《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所提出的八项主要任务(rènwu)中,第六、七两项都是关于评价改革的任务(rènwu)。(七)推进考试改革。制订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改革有机连接方案(fāngàn);制订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考录取依据的实施方案(fāngàn);制订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高校招生改革实施方案(fāngàn)。案例(ànlì)1:“差生”的成绩案例(ànlì)2:陶行知送糖一、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1、促进(cùjìn)学生发展的评价目标2、着眼于学生未来(wèilái)的评价理念3、注重学习过程(guòchéng)的评价机制过程性评价直接引导着学生(xuésheng)的学习方式。而学习方式不仅决定着学习结果的“量”,还决定学习结果的“质”。两个采用不同学习方式的学生(xuésheng),可能获得相同的考试分数(可看作学习结果的“量”),却可能具有不同层次的探究意识与能力,以及不同的学习兴趣(可看作是学习结果的“质”)。4、关注(guānzhù)个体的差异5、注重(zhùzhòng)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二、高中物理发展性学生评价(píngjià)方式1、学生(xuésheng)成长过程记录2、学业评价(píngjià)与学分认定3、学生综合素质(sùzhì)评定4、高考改革加快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步伐:一是改革和完善高中学生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逐步成为选拔学生的重要依据;二是扩大研究型大学的自主招生权,高职学校逐步实行注册入学、自行(zìxíng)考评的办法;三是加快考试内容的改革,确保高考与高中课改进程相衔接。三、实施(shíshī)发展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1、三维的目标不可随意割裂在课程标准中,学科的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是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进行的,它们没有主次之分。2、评价应真正突出(tūchū)它的过程性3、评价内容与方法(fāngfǎ)应具有可操作性《课程标准》已对这两个维度目标的评价内容作了明确的说明:“……教师应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在情感、科学态度、科学的价值观方面的现状和进步,注意观察,做出记录,并和过去的记录相比较……应该重视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问题认识的评价,这方面的评价主要是记录学生对某些(mǒuxiē)问题的投入程度,促进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关注。在评价的形式上,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1)评价应与学生(xuésheng)的学习活动紧密结合(2)不宜(bùyí)使用标准化的量表和等级定位(3)发展性评价的内容一般(yībān)应相对模糊(4)评价的呈现方式一般采用(cǎiyòng)质性描述4、讲究评价(píngjià)的反馈策略,发挥评价(píngjià)的激励功能评价的反馈要建立在学生对自己的状况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而这种认识又是以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和真实的资料(zīliào)收集和恰当的评价结论为前提的。如果这方面做得不够或用片面的或非真实的依据随意地进行反馈,很可能使评价产生消极的影响。评价结果的反馈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对于一些阶段性的(如期末、学年末)带普遍性的评价应是书面和口头相结合,以书面为主。随着学生认识的不断提高,他们期盼对自己的价值予以实实在在的肯定。那种浅层次的、表面化和形式化的激励方式只会引起(yǐnqǐ)他们的反感,从而失去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的激励功能不是一味地表扬,其中也包括对学生错误的善意批评和不足地方的诚恳帮助。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师生间的坦诚、互信和互相尊重的关系以及教师对学生具有的发展性眼光为基础。在这种良好的师生互动的氛围下,评价者的意见才真正能被学生所接受,并真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由此产生进步的动力。四、新课程背景(bèijǐng)下的考试评价特点(一)物理必修模块考试的命题特点案例: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模块质量检查命题依据《课程标准》,难度适当降低,题量不太多(选择8道题,实验2道题,计算5道题,共15到题),给学生多留些思考和表达的试卷,以便考试更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为了适应不同学校的学生需求,我们也尝试过分A、B卷考试,A卷100分作为(zuòwéi)模块学分认定依据,B卷50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选考,作为(zuòwéi)附加分。这些做法都各有利弊。(二)高中学业基础会考物理学科命题(mìngtí)特点案例:201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物理试卷由于考虑到毕业率问题,会考命题一般不能偏离《会考纲要》中的样卷太多,否则选读文科的考生很难适应,造成考试合格率太低。福建省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