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锅炉(guōlú)过热器和再热器河南民权(mínquán)电厂过热、再热和省煤器蒸汽参数第一节过热器与再热器的运行(yùnxíng)特点随着机组容量,锅炉各受热(shòurè)面比例的变化预热份额蒸发份额过热及再热份额,50%以上(yǐshàng):必须采用更多辐射式、半辐射式过热器、再热器过热器、再热器的工作(gōngzuò)特点过热器与再热器的冷却(lěngquè)条件较水冷壁、省煤器差过热器与再热器的出口汽温随负荷而变过热器与再热器管间的烟气流速受多种因素影响启停需要(xūyào)保护过热器、再热器启动、停炉、甩负荷(fùhè)保护/第二节过热器的系统布置一过热器系统的结构(jiégòu)形式1、对流式受热(shòurè)面高温段:顺流或混合(hùnhé)流;低温段:逆流2、辐射式受热(shòurè)面3、半辐射式受热(shòurè)面外圈U形管:工质行程长、阻力大、流量小,又受到高温烟气直接(zhíjiē)冲刷4、包覆(bāofù)管过热器二、过热器、再热器系统(xìtǒng)过热器、再热器的布置要求:满足蒸汽要求灵活的调温手段(shǒuduàn)不超温热偏差小比较高的经济性比较平稳的汽温特性表1-6-4过热器壁温测点位置及数量再热器系统(xìtǒng)流程如下河南(hénán)民权电厂过热器和再热器2.屏式过热器3.末级过热器4.低温再热器5.高温再热器项目冷再热蒸汽管道再热汽温的调整1、摆动式燃烧器调温对受热面布置的要求采用摆动式燃烧器调节汽温时,过热器受热面不仅会向炉内高温区域(qūyù)扩展,而且还会向尾部对流烟道扩展,形成辐射+对流式的过热器系统,这种布置方式可以获得平缓的汽温变化特性,使汽温随负荷变化的幅度减小,有利于降低汽温调节幅度,减少减温水量,控制过热汽温的波动幅度。同时,为了提高再热汽温的调节能力,再热器也向炉膛内移动或靠近,以增强辐射传热。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点是除了能提高再热汽温的调节能力外,再热器的受热面积大幅度减少(jiǎnshǎo),能使再热蒸汽的流动阻力控制在0.2MPa以下。与采用烟气挡板调节方式相比,再热器受热面大约减少(jiǎnshǎo)65%,因此,再热汽温的调节响应特性比较灵敏。一般从燃烧器开始摆动,lmin内再热汽温开始变化,大约15~20min后汽温趋于稳定,如图-2所示。汽温达到稳定的时间首先与燃烧器的摆动角度范围有关,摆动角度的范围比较大时,汽温达到稳定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一般摆动10°时的汽温稳定时间大约需要9~l0min。2、烟气挡板调温对受热面布置的要求采用烟气挡板调节汽温时,再热器受热面布置在对流传热较强的尾部烟道中,而且必须布置数量较多的低温对流受热面以保证汽温调节效果。而大部分过热器靠近炉膛布置。与摆动式燃烧器调温方式相比,采用烟气挡板调温的锅炉的过热器受热面约减少25%。由于再热器受热面数量较多且处于低温烟道调节再热汽温,因此汽温调节反应的灵敏性较差。试验表明,从挡板开始动作,大约经过(jīngguò)1.2min汽温开始变化,一般情况下,汽温达到稳定的时间比摆动式燃烧器调温的时间略长一些第三节热偏差(piānchā)一、吸热(xīrè)不均(烟气侧)右侧(yòucè)左侧技术要求(yāoqiú)必须保证燃烧室空气动力场良好,出口温度场较均匀,炉膛出口同一标高烟道两侧对称点间的烟温偏差不得超过50℃。炉膛出口和水平烟道沿炉宽烟速偏差不大于20%。沿炉宽各管间热偏差系数小于1.2。3)运行操作(cāozuò)不正常引起四角不均火焰偏斜炉上部的煤粉再燃烧水冷壁结渣延续4)节距不均匀:大节距处烟气走廊5)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结渣、积灰自身吸热减少,烟温升高屏式过热器的同屏热偏差原因主要有:(1)同屏各排管子因接受炉膛(或屏前烟气)辐射热量的不均匀;(2)同屏各排管子辐射受热面积的不均匀;(3)外圈管比较长,因此它的受热面积和吸热量比其它各管要大;外圈管较长,其阻力系数(xìshù)较大,因此管内的蒸汽流量比其它各管要小。/对流(duìliú)过热器的同片热偏差一种是布置在水平烟道中的高温对流(duìliú)过热器和再热器(简称“高过类型”),是悬吊直立式管屏。二种是布置在后部烟道(竖井烟道)的低温再热器或低温过热器(简称“低再类型”),是水平管圈,只有出口段是处于转弯烟室(转向室)的垂直管。(1)"高过类型"产生同片热偏差的主要原因:管束前后烟气空间,对各排管子的辐射热量不均匀性,而面向烟气空间第一排管子的角系数最大,吸热量最多,以后各排迅速(xùnsù)递减。同片各管接受管束间烟气辐射热量的不均匀性。同片各管吸收对流热量的不均匀性。(2)"低再类型"产生同片热偏差的主要原因:对于布置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