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pdf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pdf

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肿瘤2008年2月第28卷第2期TumorVol.28,No.2,February,2008·177·Review·综述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赵守华,赫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北京100021)[摘要]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预后,脱落细胞学和内镜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提高了高危人群中食管癌的检出率,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则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血清肿瘤标志物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但其准确性需进一步研究。[关键词]食管肿瘤;早期诊断;预后[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27431(2008)0220177204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虽然对食碘染色(Lugol液)用于诊断早期食管鳞癌。Lugol液对食管管癌的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食管癌的病死率仍居高不鳞癌及癌前病变的染色,主要是依据食管黏膜鳞状上皮细胞下[1]。究其原因,主要是临床发现和治疗的食管癌多是中晚中的糖原遇碘后呈棕黄色,而癌和不典型细胞中糖原含量消期患者,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只有25%~40%[2],而早期失或明显减少,碘染后呈碘的原色或不同程度的淡染,境界食管癌患者可达90%[3]。因此,开展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早常常十分清楚。在不着色区进行活检可提高病变的检出率。期治疗是目前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而当食管王国清等[7]运用碘染色法在食管癌高发区的3022例受检病变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时,患者可能尚无感觉或仅有诸如者中发现111例浅表食管癌,其中57例为染色后发现的,轻微的梗噎感、胸骨后烧灼感等非特异性症状,使早期诊断659例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中只有154例在染色前发现的。食管癌非常困难。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有综合应用碘染色和活检的敏感度为95%~100%,大大降低了长足的发展。了漏诊率。王国清等[8]进一步根据其色调、深度、视觉的感观性状和边缘状态等将不着色区的彩色图像特征分为4类,1脱落细胞学认为随着病变的演变不着色程度逐渐加重,据此可基本判断食管上皮脱落细胞的获取方法有食管拉网及毛刷,经盐癌变程度。应用碘染色是比较安全的,但禁用于碘过敏者。水冲洗、沉淀后做涂片检查。食管拉网法是我国沈琼教授发另外,少数人可引起胸骨后疼痛、腹痛、恶心、呕吐等,Kondo明的,因其简单实用、准确性高,一直是我国高发区普查的主等[9]建议,在碘染色后常规注入10%硫代硫酸钠以中和碘要检查方法之一,其特异度可达99%,敏感度为44%~的刺激作用。90%,由于液基细胞学和细胞学自动分析系统的应用,食管与鳞癌比较,亚甲蓝染色主要用于食管腺癌的早期诊拉网法诊断食管癌的敏感性有所提高。由于一些分子生物断。基本原理是正常黏膜及被覆黏膜上皮的病灶不着色,而学的标志物可能应用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而拉网法能取得黏膜上皮缺损露出病灶,如良性糜灶、薄癌灶染蓝紫色,溃疡[4]食管全长的细胞,Roth等认为拉网法是食管癌及癌前病面白苔或厚的癌灶染蓝色,实质着色病变多为分泌坏死物,变筛查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这一方法使受检者较为痛苦,难而非染癌组织。Kara等[10]报道,内镜下亚甲基蓝染色活检以作为普查手段在一般人群中开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对于伴有肠上皮化生的Barrett食管诊断敏感度可达91%,发现在高发区食管拉网方法的受检率越来越低[5]。与内镜,而对于伴有不典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及早期腺癌的诊断敏检查相比前者的漏检率为~[6]。因此近年来内,30%50%,感度为49%。内镜下靛洋红染色可使伴有不典型增生的镜检查正逐渐应用于高危人群的普查。Barrett食管及早期腺癌的诊断敏感度提高到93%。2内镜技术染色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但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染色内镜的准内镜检查并进行活检是现今食管癌的主要确诊手段,但确性各家报道不一,这可能与操作技术和材料的不同有关。单纯的内镜检查阳性率为50%左右,不适合普查早期食管染色会增加内镜操作的时间,可能会加重受检者的不适。色癌。随着其他技术与内镜的结合产生了一些新的检查方,素注入方式也会影响染色的效果。对染色图像的辨认也缺法,明显提高了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乏统一的标准,诊断结果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技巧。2.1色素内镜(chromoendoscopy,CHE)日本学者首先将[11]Connor等认为,应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制定操作规程及统一诊断标准。[作者简介]赵守华(1975—),男(汉族),博士研究生2.2荧光内镜(laser2inducedfluorescenceendoscop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