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内能 第三节 比热容1-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十三章 内能 第三节 比热容1-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

第十三章内能第三节比热容1-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会使用比热容表,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4、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比热容的概念,以及利用比热容解释自然现象。课前自主预习课前自主预习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合作探究课堂合作探究课堂合作探究②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把实验数据记在下面的表格里。【例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二、比热容1、讨论3:观察课本P12的“小资料”,总结特点:(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不随质量、温度、吸热放热而改变。(2)同一物质的比热容与______有关,如水和冰(3)的比热容最大,说明的吸热能力和放热能力最_____。(4)大多数液体的比热容比固体的比热容_____。2、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及应用。讨论4: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属性来解释一下,新疆沙漠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讨论5、课本P13的“想想议议”,归纳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属性?【例2】下列用水的实例中,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特点的是()A.初春的傍晚向秧田里灌水B.在地面洒水可起到降温的作用C.用水发电D.用喷水雾的方法形成彩虹一.选择题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冷却剂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B.沙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C.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D.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说明铝的比热容比铁大3.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下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4.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B.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C.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大5.下列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B.打开香水瓶不久,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是因为香水发生了升华现象C.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是因为蒸发放热D.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6.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7.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C.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2000J的热量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二.填空题8.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将4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J/(kg•℃).9.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过程中水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若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同一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球.10.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固态)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当加热至2min时,甲吸收的热量乙吸收的热量(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从图中可以看出固体物质甲的吸热能力固体物质乙的吸热能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根据图象分析固体甲晶体(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11.在“比较水和食盐水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后,小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低),水和盐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加热时间)来反映的.实验发现,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盐水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