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解析:分析这些做法是否合理时,除了要看它是否能给我们带来经济、生态效益外,还应考虑是否会对我们子孙后代产生影响,只有那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才属于可持续发展。答案:(1)不合理多施化肥的负面作用有消耗非可再生资源多、污染环境、破坏土壤(2)合理伏季“休渔”有利于保护在生长繁殖高峰期的鱼类,保证今后的捕捞数量和质量(3)合理利用天敌灭害虫,既维护了生态的基本平衡,又不会像农药一样污染环境(4)不合理一次性筷子消耗木材多,不适合我国国情,也会因森林减少带来其他危害热点考向示例(2010年高考福建卷)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图中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污染综合指数有所下降,水质整体上有所好转。结合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可知,苏州河沿岸工业用地面积减少,污染源减少;同时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第(2)题,要改善城市内河水质,可从减少污染源、整治河道、改善沿岸环境、清理污染物等方面入手。【答案】(1)总体趋势:水质有所转好。原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2)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2009年高考广东卷)2007年7月,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目前,饮用水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材料1:见图甲。材料2:见图乙。(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等。(2)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题,填选项字母)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B.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C.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单一D.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不到1/5E.水源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超过了70%(3)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4)提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图中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答案】(1)生活污染工业污染(2)BDE(3)主要危害:①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②危害居民身体健康。(4)防控措施: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教材深化透析二、教材P97~P98活动1.略。2.有必要。人类在森林区内修筑公路,已经侵占和破坏了蛇的生存环境,如果再不对蛇的迁移进行保护,蛇数量的减少以至灭绝不可避免。这种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3.(1)正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2)不正确。对可再生资源可充分利用,对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综合利用。(3)不正确。可以砍,但要砍、育结合才能持续发展。(4)正确。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5)正确。符合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6)正确。保护野生自然区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7)正确。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解释,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环境属于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