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总体目标第一节、概念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密切关系在于:高血压患者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约95%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脑出血占所有脑血管病的40%~50%。脑出血80%发生在大脑半球,20%发生于脑叶、脑干、小脑和脑室第二节、病因1.根据血管病理常见有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脑动静脉畸形(AVM),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脑膜动静脉畸形,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等2.根据血流动力学有高血压和偏头痛,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嗜血杆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等。3.其他颅内肿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经兴奋药物等4.原因不明如特发性脑出血此外,有些因素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导致脑血管病的诱因:①血压波动:如高血压患者近期没有服用降压药物,或生气着急等,引起血压增高,以收缩压升高尤为重要,②脾气急躁或情绪紧张:常见于生气,与人争吵后,③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④过分疲劳:如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排便用力,运动等(二)发病机制(1)主要病理生理变化:①大分子物质②血肿中的血管活性物质③血肿外的一些血管活性物质④自由基⑤活性酶类释放⑥内皮素释放⑦兴奋性神经毒性氨基酸⑧各种免疫反应的参与(2)脑水肿形成(3)脑出血对凝血,抗凝,纤溶状态的影响(1)出血部位:约70%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在基底核区;脑叶,脑干及小脑齿状核各占约10%。(2)病理检查所见第三节、常见临床类型第四节、症状第五节、诊断2.病因诊断(1)脑实质内小型动静脉畸形或先天性动脉瘤破裂,破裂后形成血肿,畸形血管或瘤体自行消失,即使做脑血管造影也难显示。(2)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病毒,立克次体感染等可引起动脉炎,导致管壁坏死,破裂。(3)维生素C和B族缺乏,脑内小血管内膜坏死,可发生点状出血亦可融合成血肿。(4)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缺乏性紫癜,血友病等。(5)抗凝治疗过程中,可发生脑出血。(6)颅内肿瘤出血:肿瘤可侵蚀血管引起脑出血,肿瘤内新生血管破裂出血。(7)淀粉样血管病: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上以反复性和(或)多发性脑叶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额,顶叶的皮质最为明显。(8)过敏反应:可产生脑部点状出血。(9)脱水,败血症所致脑静脉血栓形成及妊高征等,有时可引起脑出血。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检查2.血常规,尿常规和血糖影像学检查1.CT检查2.MRI检查3.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4.心电图检查5.动态血压检测6.经颅多普勒(TCD)二、并发症第七节、治疗(2)合理应用镇静药:对烦躁不安者或癫痫者,应用镇静、止痉和止痛药(3)调整血压:(4)少搬动:(5)内科治疗:(6)外科治疗:(7)止血药物:(8)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9)及时抢救:2.急性期一般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2)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4.调整血压5.控制脑水肿6.人工冬眠降温疗法:(1)早期低温(2)降温方法(3)逐渐复温原则7.手术治疗(1)手术适应证(2)手术时机的选择(3)手术方法8.脑出血的恢复期治疗(1)防止再出血(2)药物治疗:①钙通道拮抗药②脑代谢赋活剂营养治疗的目的保护脑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功能,并达到全力营养保障。采用低脂、低盐、高钾膳食。营养治疗原则1:宜进食清淡的食物,限制钠盐摄入,因钠潴留会加重脑水肿。最好每天钠盐的摄入量少于3g。2:如果是急性期病人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2300-2800卡/日)饮食,如鸡蛋、蔬果之类的。3:体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因为体胖者极有可能高血脂,高血脂并发高血压,是很容易引起其他许多疾病的,所以,体胖者应减少热量摄入,忌食纯糖4:如果是发病引起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4-5次/日,200-300ml/次,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流质应煮沸消毒冷却后再喂。5:而对于尚能进食者,喂饮食物时不宜过急,遇呕吐或反呛时应暂停休息,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6:对于做完手术,处于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7: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脑出血患者日常注意事项一、合理膳食保证大便通畅;二、注意调整出入量,适当补充水份;三、夏季到了适时翻身拍背,注意卫生防止褥疮发生;四、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感染;五、检测体温如有体温升高及时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