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黑龙江省安达市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黑龙江省安达市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黑龙江省安达市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安达市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建设项目1.1.2项目单位黑龙江省安达市残疾人联合会1.1.3项目负责人高宏1.1.4项目建设地点黑龙江省安达市锦江世纪城南侧1.1.5项目占地项目利用规划出的96000㎡建设用地进行建设。1.1.6项目建设主要内容⑴总建筑面积:5504㎡,其中:●康复中心建筑面积:3384㎡康复中心主楼3000㎡其它建筑384㎡●托养中心建筑面积:2120㎡托养中心主楼2000㎡其它建筑120㎡⑵新增医疗、康复、生活等设施;⑶公用工程配套。1.1.7项目计划投资项目计划资金总需求1430.00万元人民币;1.2报告编制工作的组成、依据及范围1.2.1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安达市工程咨询公司接受安达残联关于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委托,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1.2.2报告编制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⑵《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⑶《关于印发〈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的通知》中残联发[2006]43号⑷《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⑸《安达市规划办城区区域建设规划》及相关说明⑹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⑺《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1.2.3报告编制的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我公司对项目建设的选址和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以下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2)、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发展总体规划(3)、项目建设条件(4)、建设方案(5)、环境保护、消防(6)、项目管理、建设进度(7)、项目投资估算(8)、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评价。1.3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单位为安达市残疾人联合会,该单位是安达市政府所属的群团性质的公益性组织,具有“代表、管理和服务”三项职能,即代表残疾人利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管理全市残疾人事业,反映残疾人的意见和要求,为残疾人服务。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安达市残疾人联合会共有职工14人,下设两部(康复部、教育就业部)、一室(综合办公室)、一所(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所)和三个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在安达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残疾人康复、扶贫、教育、劳动就业、职业培训、文化、教育、科研、辅助用品供应、残疾鉴定、依法推进无障碍建设和残疾预防工作,为扶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安达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开展一直存在难题,因为没有场地、资金,安达残联只能依托于市人民医院的康复科室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一些康复工作受到了制约。2010年,经安达市委、市政府批准,决定在安达市锦江世纪城南侧新建集康复训练和治疗、辅助用品供应、残疾鉴定和残疾人托养于一体的安达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和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项目占地9600㎡总建筑规模为总建筑面积:5504㎡,其中: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筑面积:3384㎡,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2120㎡。1.4结论与建议通过研究分析,黑龙江省安达市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符合《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的通知中残联发[2006]43号、《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精神要求,无论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社会效益方面,该项目都是必要的。项目建成后,社会效益显著、意义深远,项目建设方案可行。我们建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落实建设资金,做好新址的建设实施工作,早日开工,保质保量按施工进度安排,完成项目建设,早日投入使用,尽快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依法推动康复工作科学发展,在残疾人康复立法方面,美国1920年就制定了《职业康复法》,后来又制定颁布了《康复法》。日本以《残疾人对策基本法》作为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残疾人职业训练法》、《精神卫生法》等十几个具体领域的法律,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康复工作的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辅具研发等方面做了规定。07年3月,国际残疾人组织在北京签订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为发展城乡残疾人康复事业提供了国际环境。早在1991年7月31日,卫生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共同制定并颁发了《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该规划要点对于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做了明确规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