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教案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二物理教案多篇.docx

高二物理教案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物理教案多篇[寄语]高二物理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高二物理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掌握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在具体问题中判断动量是否守恒。2、学会沿同一直线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之一。教学重点:重点是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守恒条件的判定。教学难点:难点是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教具:1、气垫导轨、光门和光电计时器,已称量好质量的两个滑块(附有弹簧圈和尼龙拉扣)。教学过程:前面已经学习了动量定理,下面再来研究两个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系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二者发生相互作用前后各自的动量发生什么变化,整个物体系统的动量又将如何?1、从生活现象引入:两个同学静止在滑冰场上,总动量为0,用力推开后,总动量为多少?(接下来通过实验建立模型分析)2、实验:1)准备:在已调节水平的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相等的滑块,用细线连在一起处于被压缩状态2)解说实验操作过程3)实际操作4)实验结论:两个物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它们的总动量是一样的3、理论推导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并分析成立条件1)推导:碰撞之前总动量:P=P1+P2=m11+m22碰撞之后总动量:P'=P1'+P2'=m11'+m22'碰撞过程:F1t=m11'-m11F2t=m22'-m22由牛三定律有:F1t=-F2tm11'-m11=-(m22'-m22)整理:m11+m22=m11'+m22'即:P=P'2)引入概念:1、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系统。2、外力:外物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3、内力:系统内物体相互间的作用力分析得到上述两球碰撞得出的结论的条件:两球碰撞时除了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系统的内力)外,还受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使它们彼此平衡。桌面与两球间的滚动摩擦可以不计,所以说m1和m2系统不受外力,或说它们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结论: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或它们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4、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注意点:①研究对象:系统(注意系统的选取)②区别:a.外力的和:对系统或单个物体而言b.合外力:对单个物体而言③内力冲量只改变系统内物体的动量,不改变系统的总动量④矢量性(即不仅对一维的情况成立,对二维的情况也成立,例如斜碰)⑤同一性(参考系的同一性,时刻的同一性)⑥作用前后,作用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均保持不变5、分析动量守恒定律成立条件:b)F合=0(严格条件)F内远大于F外(近似条件)某方向上合力为0,在这个方向上成立6、适用范围(比牛顿定律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微观、高速)7、小结高二物理教案篇二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互感和自感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的特例。学习它们的重要性在于他们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同时对自感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也加深了对电磁感应产生条件的理解。2学情分析互感现象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第一个成功试验就是互感现象。学生前面探究感应电流条件中也做过类似的试验,已有感性认识。教学要求是知道互感现象。因此教学中教师可做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进行成因分析,明确尽管两个线圈之间并没有导线连接,却可以使能量由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这就是互感现象自感现象学生从前面学习的中知道当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些结论都是通过实验观察得到的,没有理论证明。但同学们观察到的实验都是外界的磁场引起的回路磁通量的变化,善于动脑筋的同学就会产生这样的思考:当变化的电流通过自身线圈,使自身回路产生磁通量的变化,会不会在自己的回路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呢所以这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知识上产生的必然探求欲望,教师应抓住这一点。设计探究性课例。自感电动势对电流变化所起的“阻碍”作用,以及自感电动势方向的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突破难点,教师应通过理论探究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为使效果明显,本人特自制教学仪器。3教学设计思路为突出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在技术、社会领域的应用,本人设计了让学生体验自感触电,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估算自己的触电电压约150V使学生有真实感。学生分组实验,模拟利用自感点火,使学生知道物理知识的价值。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以及对它们的利用和防止。2能够通过电磁感应的有关规律分析通电、断电自感现象的成因,并能利用自感知识解释自感现象。3了解自感电动势的计算式,知道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单位。4初步了解磁场具有能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人体自感实验,增强学生的体验真实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2通过理论探究和实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