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生物(江苏版)考点系列:基因工程概述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书生****12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版高考生物(江苏版)考点系列:基因工程概述 WORD版含解析.doc

2017版高考生物(江苏版)考点系列:基因工程概述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41课时基因工程概述一、选择题1.(2016江苏阜宁中学调研二,10,2分)下列一般不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的是()A.四环素抗性基因B.绿色荧光蛋白基因C.产物具有颜色反应的基因D.贮藏蛋白的基因2.(2015江苏东台期末,15,2分)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种限制酶既可以切割目的基因又可以切割质粒,因此不具备专一性B.运载体的化学本质与载体蛋白相同C.限制酶不能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D.DNA连接酶可催化脱氧核苷酸链间形成氢键3.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达载体中的胰岛素基因可通过人肝细胞mRNA逆转录获得B.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起)点C.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D.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4.(2015江苏宿迁三校3月检测,11,2分)某种线性DNA含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的1个酶切位点。该DNA样品(甲)经EcoRⅠ酶切后,在DNA连接酶催化下形成产物乙。则反应液中产物乙共有()A.1种B.2种C.3种D.4种5.(2015江苏苏州高三2月调研,18,2分)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切割质粒的限制酶均只能特异性地识别3~6个核苷酸序列B.PCR反应中两种引物的碱基间应互补以保证与模板链的正常结合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D.目的基因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6.(2015江苏南通二模,17,2分)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工程可以克服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实现生物的定向变异B.在同一DNA分子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越长,酶切点出现的概率越大C.基因载体上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供外源DNA插入D.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细胞时,先要用Ca2+处理细胞以使其处于感受态7.(2015江苏宿迁剑桥国际学校月考,6,2分)如图所示,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和F从基因组DNA上切下目的基因,并将之取代质粒pZHZ1(3.7kb,1kb=1000对碱基)上相应的E~F区域(0.2kb),那么所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A.既能被E也能被F切开B.能被E但不能被F切开C.既不能被E也不能被F切开D.能被F但不能被E切开8.(2016江苏扬州上学期期中,19,2分)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粒上的目的基因必须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上才能不被分解B.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C.没有与目的基因重组的质粒也可以进入受体细胞D.质粒运载体可能是由细菌或者病毒的DNA改造的9.(2015江苏宿迁剑桥国际学校月考,17,2分)下列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中需要模板的是()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③逆转录法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DNA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10.(2015江苏扬州、南通、泰州三模,16,2分)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在培育转基因番茄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A.可用PCR技术或逆转录法获得抗冻蛋白基因B.将抗冻蛋白基因与相应载体连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C.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番茄体细胞D.在低温条件下筛选已导入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细胞11.(2015江苏东台期末,13,2分)如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B.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12.(2016江苏阜宁中学调研二,12,2分)已知限制性内切酶XmaⅠ和SmaⅠ的识别序列分别为C↓CCGGG和CCC↓GGG。有关这两种酶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这两种酶作用的底物都是双链DNAB.DNA中出现这两种酶识别序列的几率不同C.XmaⅠ切割DNA形成的黏性末端是—GGCCD.使用这两种酶时需注意控制反应温度、时间等13.(2015江苏泰州一模,21,3分)下图所示为某质粒被BamHⅠ切割后得到一个线性载体DNA,经过末端核苷酸转移酶作用将多个相同的脱氧核苷三磷酸(dATP或dTTP或dCT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