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4.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5.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6.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考复习导航本单元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从年高考的命题情况看,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要求能够正确地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和斯大林体制,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般规律,特别是政府和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广东卷考查了斯大林体制的积极影响。②比较斯大林体制和罗斯福新政的异同点,要求正确评价两个体制的影响。如山东卷考查了斯大林体制和罗斯福新政的异同。③考查二战后、西欧和经济的调整,找出其经济繁荣或经济衰退背后的体制原因。如浙江卷考查了里根政府采取的经济。在年高考备考复习中应注意:①抓住两条线索:一是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经济的演变。掌握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经验教训;二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包括背景——经济危机、调整的开端——罗斯福新政、调整的扩展——二战后各国的应用。②把罗斯福新政、二战后、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斯大林模式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增强为现实服务的意识。第1讲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考点梳理·专家解读考点1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基础知识梳理1.严重的经济危机(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人民相对贫困,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突出。③直接原因:股市投机活动猖獗,掩盖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④原因:各国国内的失误,即经济危机是自由放任的产物。⑤导火线:纽约股市股价狂跌。(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力大。(3)影响:①经济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②政治上,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各国示威游行,罢工活动抗议活动不断,一些国家的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③国际关系上,资本主义各国为转嫁经济危机,加紧了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1)背景:①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经济,社会动荡不安。②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反危机失败。③1933年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民主人罗斯福当选总统。(2)内容:①整顿财政金融:整顿、统制货币、改革体系等措施,以恢复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的信心。②调节农业生产: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由政府收购剩余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③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工业复兴法》,以防止盲目生产引起生产过剩,复兴工业。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通过《社会保障法》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稳定社会秩序。(3)评价:①主要特点是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刺激了消费,调整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②使逐渐摆脱了危机的阴影,生产力得到一定的恢复,阶级矛盾得到缓和。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替了自由资本主义。思考探究~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当时的国际关系造成什么影响?2.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是如何解决农业、工业和失业问题的?史料链接与解读材料一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的。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每一个人都应该设法帮助比他不幸的邻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帮助它的雇员;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州都应该负起责任来组织就业和救济活动。——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材料二罗斯福在1933年3月对公众的讲演中说:“我们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有个比货币、都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公众的信心。信心和勇气是成功实施新政的关键。你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能被传言和猜疑打垮。”【解读】(1)材料一反映的是:他主张对经济事务的干预应该减少到最低限度;对于经济灾难、社会贫困等问题采取私人自愿捐助与合作的解决办法。(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罗斯福强调信心和勇气对新政成功实施的重要性。高考试题解析(·广东)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鼓励的行为有()【解析】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措施的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人大量失业,农产品价格猛跌,金融业受到沉重打击,故罗斯福不可能让外国人到就业,也不可能让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让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就不可能恢复信誉,故B、C、D三项错误。为缓和阶级矛盾,应要求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A项正确。【答案】A【备考指南】备考时,要注意:(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2)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特点和影响,分析新政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易错警示】(1)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过剩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