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张骞通西域》教案文登市实验中学郐红荣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2.了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经过,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及汉设西域都护的意义。3.学习张骞敢于冒险、忠于国家、坚忍不拔的精神。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及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二、学习重点:张骞出使西域三、学习难点:对张骞出使西域意义的理解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材料引路问题导入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一组材料:2006年5月,张骞墓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0年7月12日,新疆疏勒县张骞纪念馆开馆迎客30集大型历史剧《张骞》已全面启动。计划2010年12月正式开机。这些材料都与谁有关?(板书,强调“骞”的写法)那你知道张骞为什么备受尊崇吗?(补充板书)这节课,咱们就穿越时光隧道去探寻张骞通西域那段传奇般的历史。(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导学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及学法指导。(三)自主探究1.学生结合导学提纲自学课文。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7页,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完成导学案中自主探究部分,注意有三个问题。咱们比比谁读书最用心,归纳的答案最简练,别忘了在课本上做好标记!2.小组内交流(及时肯定自主学习时的优点)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你的收获,要是有不明白的问题一定要向同学请教!3.集体交流谁来说说汉朝时,西域是指什么地方?(生答)(屏显图)汉朝时,狭义的西域指的是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就是今天新疆天山南北一带,“两关一岭”是很重要的分界地点。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由于内地和西域之间相距遥远,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对它都缺乏了解,因此,这就使得遥远的西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谁是揭开这神秘面纱的第一人呢?谁来根据这个表格说说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屏幕显示表格)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这两个时间?联系生活进行记忆,谐音记忆都是很好的方法。2分钟的时间巩固记忆,同桌俩比比谁背得快,记得牢!(师巡视检查,再请生答)张骞出使西域,为西域都护的设置奠定了基础。“都”全部,护:带兵监护,都护:总监护,“西域都护”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的官名。西域都护是何时设置的?它的职权是什么,它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呢?(生答)下面咱比一比谁能在2分钟内把这些内容记下来!同桌俩互相说说!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壮举,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凿空西域”。意思是“开通大道”。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探究——出使之由(四)合作探究1.出使之由(屏幕显示)公元前3世纪末,在中华大地上,除了西汉政权外,重要的还有北方草原上越来越剽悍的“野马”——匈奴。在西域还有很多小的政权,大月氏就是其中之一。当时,西汉刚刚建立,《汉书》中记载“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由于长期战乱,西汉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民不聊生。而匈奴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史记》中记载:控弦之士三十馀万。岁入(汉)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面对强大的匈奴,西汉无力抗衡,只好采取和亲(就是把汉朝的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同时每年要给匈奴大量财帛)政策来缓解矛盾、换取边境暂时的安宁。你说这是长久之计吗?这完全是一种无奈之举!到汉武帝时期,经过汉初几位皇帝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足以和匈奴抗衡。你说这时候,汉朝还能委曲求全吗?怎么办?发动战争,反击匈奴。为了稳操胜券,汉武帝希望找到一位盟友。他想到了哪一部分人?汉武帝听说西域的大月氏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因为“匈奴大败大月氏,杀其王,竟以其头为饮器”。于是,他就想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你说这个计策怎么样?计策是挺好,可是谁能完成这个神圣的使命呢?我们来看出使之人。2.出使之者汉武帝下了一道招贤令,为了便于大家阅读,老师翻译成现代文。谁来读读呢?(一生读)如果你是大汉子民,你去不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好男儿志在四方)可是你知道去西域的路途是怎样的吗?(播放图片)你看!还敢去吗?为什么?玉门关、阳关以西黄沙漫漫、人迹罕见,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有许多诗人有感于此,写下了千古名篇,你知道有哪些诗歌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由此可见,这一路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是非常恶劣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危险呢?(可以提醒:到大月氏要经过谁的地盘?)汉武帝之初,西域还受到匈奴的控制,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匈奴的俘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骞还是毅然决然地拜别了汉武帝,踏上了西行的征程。你想对他说点什么?(保重、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