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研究2_9207.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0.8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研究2_9207.ppt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研究2_9207.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角的教学”研究目前小学阶段,角的教学有哪些内容?是如何编排的?上位数学知识教材比较课堂教学上位数学知识同样是描述静态的角,还有这样的表述: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这个共同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这样定义中的角,指的是哪里呢?定义2: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起始位置与终止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起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这是一个描述了角的形成过程的“动态”定义。(或称任意角概念)角的两种定义哪一种更好呢?动态定义的长处:有超过180度、超过360度的角;有了方向,引入了正、负和零度的角。角的度数与数轴上的点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有了方向,角的度数具体明确;动态定义有不足么?比静态定义更抽象。静态定义和动态定义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发生式定义方式。对概念下定义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A:种加类征的定义方式;B:发生式定义方式;C:提示外延的定义方式。所谓发生式定义——再现概念的发生过程。这是种加类征的一种比较特别的形式。定义中,描述被定义概念的发生过程部分即为“类征”。定义一:由一个端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类征)组成的图形(种)叫角(被定义概念)。定义二: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类征)而形成的图形(种),叫做角(被定义概念)。——都是用射线定义角的边。2、为什么用射线定义角的边,而不用线段呢?——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边是线段还是射线?查阅书籍:没有答案。请教他人:有人说:角主要研究角度,不研究边长,所以用射线定义。有人说:这是一种规定,这样的规定能体现数学定义的简捷。有人说:这样的规定可以提高概念的普适性。……追根溯源:无论是数学的概念还是数学的运算、规则等都是由于现实世界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弗洛登塔尔“角”概念可能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几何原本》中角的定义:平面角是在一平面内但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条相交线相互的倾斜度。原文是:PtolemyI,kingofEgypt,askedEuclid"iftherewasingeometryanyshorterwaythanthatoftheElements",andheansweredthattherewasnoroyalroadtogeometry.3、如何表示角?角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表示一个特定的角通常有如下三种方法: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顶点字母写在中间。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用数字或希腊字母表示。角的第二种表示方法唯有在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才可以用。以O为顶点的角有3个,无论哪个角都不能记作∠O,应分别记∠AOC,∠COB∠AOB用第三种表示方法表示角的时候一般应该在靠近顶点处加上弧线。(二)角大小:1、角有大小吗?——一个角是有大有小的,角的大小指的是角两条边之间分开的程度。2、如何比较角的大小?——2个或2个以上的角相比较的时候,有大有小。直接比较:重叠法(1)。重叠法(2):间接比较:测量法(量角器)。也可以量弧度、弦长等。引导学生比较角的大小大致可以经历4个过程:第一步是利用重叠法直接比较。让学生直观感受角是有大小的,以及什么样的情况叫做一个角比另一个角大。第2步是创设无法直接比较的情境(如比较画在黑板上的角)引导学生间接比较。这时学生可以借助“描”“寻找中间参照物”等方法进行比较,这其实也是一种转化。第3步是“个别单位比较”也就是学生利用自己愿意采用的各种规格不一的“小角”进行度量,这是一种度量意识的培养与渗透。最后是“统一单位比较”。采用通用的,国际化的度量工具、统一的度量单位进行比较。度量角有哪些单位?度数制:弧度制:1弧=180°/π≈57°17′45″百分制:直角的百分之一1米度(da)密位制:把一圆周分成6000等份,一等份就是1密位的弧。1密位的弧对应的就是1密位的角。(三)角的类别:按大小分:零度的角、劣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优角、周角、大于360度的角。按方向分: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成的角叫做正角;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成的角叫做负角;没有任何旋转,则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几何的角、运动的角、三角的角和解析的角象限角与轴线角把角置于直角坐标系中,使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重合,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称作第几象限角,落在坐标轴上则成为轴线角。还有另一种象限角定义:某一目标点的方向线与子午线在较为接近的一端(南端或北端)之间所夹的角,称这一直线的象限角。象限角是从正北的方向线或正南的方向线起始,向两侧进行计算的,正北和正南为0°,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