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运输经济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程名称 :《运输经济学》.doc

课程名称:《运输经济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程名称:《运输经济学》课程专题研究报告(12):公路超载超限问题探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授课时间: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64+16课时)专业与班级:物流管理0802班姓名(学号):金学才(08231040)任课教师:荣朝和提交日期:2011年4月24日公路货运是物流系统中最基础的环节。所谓超载运输,是指在道路(包括公路)上行驶的各种运输车辆装载的货物重量或轴重超过法定的运输行为。轴载超限,是指车辆的轴重量超过规定的限值。我国于199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后,对超载交通运输在法律上做出了规定。2002年2月我国交通部颁布第2号令《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其中对车辆轴载质量限值等均作出明文规定。然而,出于不同的目的与利益方向,公路货运超载超限行为仍屡禁不止,究竟是何原因,导致未经批准(超载超限也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作合法处理)的公路两“超”现象蔚然成风?一、公路超载超限运输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分析从超载超限主体(运输者)和客观因素(法律、法规)等方面考虑,追本溯源,共有以下几个方面方便考虑:(1)“理性经济人”的运输经营者追求利益最大化:运输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产权私有的前提下,每个运输者都会追求最大的运输可能性边界(从另一角度说,即追求利益最大化)。当前收费公路对于货运车辆通行费的收取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按车型收费,即按标记吨位划分货车车型收费和按轴数(结合前轴处车高)划分货车车型收费;一种是计重收费,即使用国家认定的货物称重设备,按照国家核定的车辆通行费征收标准,对照货车实际重量,征收车辆通行费。目前全国仍有一部分地方采用按车型收取车辆通行费。该模式中以车辆核定载质量为依据,按车型分类收取通行费的方式,决定了运输经营者所支付的通行费成本只与车辆的核定吨位有关,与所载货物多少无关。则“理性”经济人的运输经营者利用这种收费漏洞超限超载,少缴公路通行费,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2)利用规模原理降低单位重量货物运输总成本由于运输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随着单个运输工具的载运量增加,平均运输成本会逐渐下降,即载运能力越大效率越高。这也成为了运输者们选择超载的主要原因。规模原理的涵义是,随着装载量的增加,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成本减少。基于此,提取和交付活动的固定费用以及行政管理费用随着装载量的增加而被更大规模地分摊,平均到单位重量货物的固定成本减少,所以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总成本随着装载量的增加而减少。运输业主正是基于这一原理,从而不断增加车辆装载量,以充分利用规模原理降低每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成本,从而提高利润率。(3)运输及相关行业市场竞争无序当前运输市场主体发展不平衡,良莠不齐,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由于货源不充足而运力过剩,导致货运市场供大于求。运输经营者为了争取货源竞相降价,导致运价降低。压价的结果使社会必要运输价格低于正常运价水平。为弥补降价造成的经济损失,车主采用多装和逃避交通规费的办法获得补偿,使运力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拉不到货的车主则以更低的运价争揽货源,又以更多的超载来减少亏损。从而形成了“压价——超限超载——运力过剩——再超限超载”的恶性循环,运价水平倒置,运输市场竞争陷入无序状态,超限超载愈演愈烈。部分汽车制造商受利益驱动,迎合市场,非法生产“大吨小标”汽车和非法进行汽车改装。一些非法厂商,他们不顾后果地对车架车辆进行改装或性能加强,同时对轮胎也进行强化处理,使车辆能够装载更多的货物,缴纳更少的公路规费。由此导致货运车辆的生产陷入了一种无视法制的混乱生产状态。守法厂家正规的产品受排斥,违法厂家的劣质产品却迎合违法用户需要销售旺盛。汽车制造市场秩序的混乱,使超限超载运输呈规模化,助推了超限超载行为。(4)治理超载体制出现问题制度不够完善尽管目前路政执法部门之上还有多个监管部门存在,包括还有新闻媒体这样的舆论监督,貌似合理,但实际上却使更多的部门可以在权力寻租中分一杯羹。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寻租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有关,与政府规制及垄断有关。因为政府规制提供了寻租条件——存在限制市场进入或市场竞争的制度或政策,而人的“经济人”本性促使寻租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公路运输管理的工作人员也是“经纪人”,在制度规范有漏洞的情况下,便有寻租行为发生的可能。公路部门的资金来源于上级公路主管部门的拨付,可人事任免权却在地方政府手中,也就是说,无论公路状况好与坏、维护支出费用多少,都关系不到地方政府的实际经济利益,而如果公路部门处罚了超载车辆,却直接影响到地方的财政税收。则治超工作时断时续、时松时紧,不但公路损耗得不到有效控制,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合理运费体系的形成。同时,乱收费、乱设卡、乱罚款的“三乱”行为的泛滥,使本来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