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doc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十一五”学科及科研发展规划一、学科建设现状(一)、学科建设中的优势1、师资队伍日趋成熟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学院的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水平显著提高。教师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位于学校前列,智力资源优势亦逐渐显现。全院教职工5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4人,博士11人。教师队伍中,副高以上职称占71.1%,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占74.36%。(见附件)有1人被评为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和学科带头人(151人才工程),1人被评为温州市拨尖人才,15人被列为温州市跨世纪学术和学科带头人(5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5人入选温州大学“高级人才工程”,多人被列为校青年骨干教师、中青年重点科研人才,4人被评为校教坛名师。学院还聘请多位国内外知名院士、教授作为客座教授。2、科研水平日趋提高。近几年来,承担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科研项目五十多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温州市科技进步奖等各类科研奖励三十多项,在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12篇论文,SCI、EI、ISTP收录了20多篇论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省部级奖2项,其他科研奖34项。承担科研项目50多项,其中有6人主持国家级项目,13人主持省部级项目,1人主持863项目,主持厅局级项目40余项。外来科研经费总额和发表在国家二级以上刊物的论文数量连续几年均列全校前茅。3、学科发展条件日趋改善校级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和新实验大楼建设的启动,学校学科建设的投入以及“迎评促建”工作带来学科发展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4、学科发展方向日趋明朗学院经历多年的办学积累,已经凝练出了三个优势学科(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并且都能与地方经济建设找到切入点,多年来承担市科技局项目为全校之首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三个学科有实力在十一五期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特别是以校级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生态学学科更具冲击省级重点学科的实力。(二)、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术梯队初步形成,学科带头人需要培养和引进。近几年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引进、师资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引进教师学术研究方向的凝练、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等问题尚需不断解决。2、学科研究方向和科研团队需要进一步整合。十五期间,随着学院的发展及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得到了壮大,师资水平得到了提高,师资结构得到了改善;但是,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按课程门类分配,难以形成团队,处于自发的、分散的个人行为,在集体公关和申报重大科研项目方面缺乏优势。因此,十一五期间应着力发现和培育优势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以政策扶持为保障,以重大项目的申请为基础,凝聚研究队伍,形成良性循环。3、学科发展基本条件需要不断改善。除了人的因素之外,科研基本条件将是学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研基本条件的改善一方面将取决于学校的财力和投入力度及进度,另一方面更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多种途径、多个层次增加科研经费的输入量,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机能并形成良性循环。4、办学效益尚未完全显现,服务地方经济的潜力有待于挖掘。多年来,学院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生物及环境方面的人才,也承担了一批不同层面的科研项目,但是从科研项目的参与人数以及应用性上来看还有待于提高,特别是教师走出去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动性还需进一步加强。二、学科及科研发展目标(一)、学科建设的思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谋求发展。树立改革与创新意识,认清市情和校情形势,围绕温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温州大学的整体办学目标,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注重效益、保证重点”的原则,发挥学院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稳定规模,调整结构,形成我院的办学特色,显现我院的办学效益,增强我院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二)、学科与科研发展目标1、学科与专业构架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硕士点相关本科专业08年09年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2、学科建设目标在学科建设中,要以基地建设为核心做好校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切实保障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以重点学科的建设为示范,全面推动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学院多年来办学积累与发展需要,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建设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三个学科,并将生态学作为学院的重中之重学科来建设,并争取建成校级乃至省级重点学科。力争08年建成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两个硕士点,09年建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点。3、科学研究目标: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基金项目18项,省、市重大科技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