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精选7篇)《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篇1第二课时课文特点: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教学目标: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二范读课文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三.出示目标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A:称象这件事的时间:古时候.B:大象的来历:人家送给曹操的.C: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4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5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过渡: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称象方法?用(–––––)画出来.2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曹操听了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4谁能试着读读这段,看谁体会得最好?指名读–––评议––––分角色读过渡: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话都不满意,这时七岁的曹冲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曹冲的称象的办法是怎样的呢?七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2做实验突破难点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老师一边演示.然后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民学看插图.过渡:曹冲这样做对吗?他到底称出大象的重量没有?八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九总结全文1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称象↙↘官员们曹冲造大秤象上船,画线,象上岸宰大象装石头.齐线,称石头↓↓直摇头←曹操→点头微笑一.看拼音写词语.Guanyuanyilunchuanxian()()()chengganzaigeyiduqiang()()()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枰.(1)de()(2)de()(3)dei()2曹操听了直摇头.(1)不弯由()(2)把弯由的伸开()(3)爽快()(4)一个劲儿地()3曹操听了儿子曹冲才七岁.(1)能力.()(2)一个劲儿地.()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一()象一()秤一()船四()柱子两()树一()线四组词语官()沿()柱()宫()船()住()|推荐给朋友|发表评论|网友赐稿《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底”等9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课前准备: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或实验材料。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