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精品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78~79页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数的改写方法、“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1—18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分数与小数基本性质的联系,能比较熟练地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和约分。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互化。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学生练习。(1)下面各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0.3O.30O.300学生回答后板书:0.3=O.30=O.300。指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2)提问: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谁来说一说除法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2.引入课题。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规律,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分数里也有类似的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先要复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二、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1.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提问;你能根据除法商不变的规律,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吗?(出示分数的基本性质)谁来用分数举例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回答板书分数等式)大家来把上的例子填写完整。填写后集体校对。说明:这个例子也表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以外的数,大小不变。2.学生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填在课本上,然后集体校对。说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个分数写成和原来分子、分母不同,但大小不变的分数。(2)做练习十五第12题。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3.认识分数与小数性质的联系。提问:大家思考一下,这里的O.3=O.30=0.300能不能改写成用分数表示?大家仔细观察,上面等式表示什么,下面等式表示什么,改写后得出的这两个等式说明什么?为什么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是一样的?指出:从上一节课我们知道,小数实际上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所以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小数末尾添上O,实际上就相当于分子、分母同时乘l0,或100、1000……。这样的数,所以小数大小不变;小数末尾去掉O,实际上就相当于分子、分母同时除以10,或100、1000……这样的数,所以小数大小也不变。4.复习通分和约分。(1)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应用?(2)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通分和约分有什么联系?(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和约分有什么不同?三、复习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1.说明:我们已经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它的应用,接下来再复习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改写。(板书:数的改写)2.整理方法.提问:小数和分数之间怎样互化?(照图解板书)你能举出例子吗?(板书所举的例子)你明白为什么这样改写吗?(说明理由)小数和百分数之间怎样互化?(照图解板书)谁来举出小数和百分数互化的例子?(板书例子)说明:因为两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所以两位小数的部分就是百分之几分子里的.整数部分,而百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去掉百分号,就要把原来分子部分缩小100倍。分数和百分数怎样互化,(照图解板书)谁来举例说明?(板书例子)为什么分数和百分数要这样改写,3.做“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4.学生练习。(1)做练习十五第13题。指名学生口答。(2)提问: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吗?怎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指出:根据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是可以互化的。我们可以通过数的互化解决不同数的大小比较。(3)思考练习十五第15题。指名说一说每道题可以怎样比较大小。四、综合练习1.让学生把练习十五第16题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板书。2.做练习十五第17题。提问:你估计一下,摸出红铅笔的次数大约是多少?为什么?根据你的估计算一算,摸出红铅笔的次数大约占总次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怎样想到大约占总次数的?五、课堂小结1.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2.让学生说一说常用数据的结果。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第14、15题。家庭作业:练习十五第18题。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的组成比例。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