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山西卷)试卷生物学科试题的分析(1)刘启宪(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100088)本文试从试题所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考试目标要[主要知识]对肾上腺(包括皮质和髓质)和脑垂求、答案理由陈述3个方面,按卷面题号顺序分别来谈体所产生的激素作用的认识。谈个人意见。[考试目标]1)理解肾上腺盐皮质激素(醛固酮)试题1对Na+、K+代谢调节作用的规律;2)理解抗利尿激素、答案: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不同作用规律;3)理解[主要知识]对过敏反应、血浆蛋白质性质、毛细题目对实验变量观测结果的图示。血管壁通透性、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等问题的认[答案理由]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包括皮质激素和识。髓质激素。将狗的双侧肾上腺切除,导致出现的症状应[考试目标]1)理解在内环境中“血浆-组织液-淋该很复杂。但对K+、Na+排出量方面的影响,应主要是巴-血浆”转化形成的原理;2)理解毛细血管在正常时的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的作用。醛固酮作用于肾小管,通透性特征与过敏时所发生的异常改变;3)理解血浆蛋促进Na+的重吸收和排出K+。从图示结果看出,注射白质影响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转移的原理;4)根据激素后,Na+排出量很快减少,而K+排出量很快增加,以上认识,对过敏时体液转移趋势作出分析和判断。这符合醛固酮作用的特点,所以选择C项。抗利尿激素[答案理由]血浆蛋白质作为大分子亲水性胶体是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它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物质,在组织液中较多地出现,必然会导致许多水分在管对水的重吸收,因而“抗利尿”,对Na+、K+排出没有组织间隙滞留而不易再从毛细血管静脉端返回血浆。因直接影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为垂体分泌的激素之一,此,组织液增加而血浆量则应减少;组织液的积增也必作用是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激素,而实验狗已切除双侧导致淋巴形成的量有所增加,因为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肾上腺,失去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也很大,允许大分子蛋白质等组织液成分进入毛细淋巴管不会因此引起Na+、K+肾排出量的变化;肾上腺素是肾中成为淋巴。所以,B项合理而A、C、D则不成立。上腺髓质激素的内容,作用主要是兴奋心脏,对Na+、试题2K+排出量的调节也不应有明显作用。所以,A、B、D3项答案:C均不合理。[主要知识]对神经元受到刺激能产生和传导兴试题4奋、神经冲动概念、膜电位静息态与兴奋时发生的变化、答案:B兴奋引起膜两侧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在神经传导时的作[主要知识]对种子结构、种子萌发过程及其营养用及兴奋传导方向的认识。物质来源的认识。[考试目标]1)理解神经元产生兴奋的原理;2)理[考试目标]1)理解种子萌发过程中贮存营养有解神经冲动的概念;3)理解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局部机物发生转化的基本规律;2)对种子萌发时期有机物转电流原理;4)根据以上认识,对实验条件下刺激神经纤化的结果做出定性判断。维中段所引起的兴奋、膜电位特征及兴奋传导方向等作[答案理由]种子萌发所需有机营养物质全部来出判断。自本身的储备,而作为储备形式的有机物类型比较简[答案理由]神经纤维上静息膜电位应为内负、外单,多为高分子形式的淀粉、蛋白质或是脂肪等。黄豆的正,而受刺激兴奋时膜电位逆转为内正、外负,因此,D有机营养物质主要贮藏的是蛋白质和脂肪。种子萌发项应被排除;兴奋产生时,会在兴奋部位与邻近静息部时,呼吸作用的消耗必然使有机物总量减少,所以A、C位出现电位差而引起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则进一步作为应否定;种子萌发时,组织分化、胚细胞分裂增生等过刺激又引起邻近部位兴奋,这就是兴奋传导的局部电流程,必然需要转化和合成许多新的有机物作为构成组织原理。局部电流理应在开始受刺激部位的两侧同时产的材料,使储备型式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再转化、合成生,同时向两侧传导兴奋。所以,C项合理,A、B则不合其他有机物的种类也必然会多起来,因此,选择B而否理。定D项。试题3试题5答案:C答案:A2001年第36卷第10期生物学通报—31—[主要知识]对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而A、C、D3项首细胞、免疫、细胞融合、杂交细胞、抗体、单克隆抗体、动先都要求该序列能表达,所以这3项均可否定。如果用物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认识。于B项目的,则只需明确测定个体相应的DNA序列,[考试目标]1)理解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免便可根据序列本身的个体特异性(或“指纹性”)特征即疫、抗体、单克隆抗体、杂交细胞的概念;2)理解细胞融可达到目的,而无需表达,所以,B项为所选答案。合、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3)理解肿瘤细胞与正常试题8分化细胞传代培养时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