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点.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的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点.ppt

中国的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点.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灾害(纵向续表)(横向续表)灾害【真题1】(2011·天津)下图为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读图回答下题。图示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答案: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在飓风影响的季节,多暴雨和风暴潮(M河支流多,汛期上游来水量大)。【思维过程】M市地处密西西比河河口三角洲,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众多,夏季节汛期上游来水量大,而这里本身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涝;另外,夏秋季节里,孟加拉湾北岸多飓风,形成的暴雨和风暴潮加重了这里的洪涝灾害。影响洪水形成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思路:洪水的成因复杂,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一般情况下可从以下方面分析。续表我国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真题2】(2011·山东)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答案:(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思维过程】(1)据图可知寒潮发生总次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两侧的高原和山地。等值线在高原和山地的数值小,且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因而可知纬度位置和地形是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慢,水面可以起到屏障作用,保护作物不受寒潮的直接影响,增加大气水汽含量,增加大气逆辐射。规律技巧总结(2011·益阳一中月考)读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值线图(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级越高,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越大),回答1~2题。1.图中反映的地质灾害主要是()A.地震、滑坡B.滑坡、泥石流C.台风、泥石流D.地震、台风2.图中台风路径处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B.台风路径处多山地丘陵C.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D.台风路径处植被破坏严重【解析】第1题,台风不是地质灾害,福建武夷山东部地震少发生,所以主要的地质灾害是滑坡、泥石流。第2题,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是发生在山区,它的形成与气象条件联系密切。此处是武夷山山地附近,可知B项符合。(2011·石家庄市模拟)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北京时间13:46,日本本州岛东北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9.0级超强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使日本主要工业部门都受到严重影响,并波及世界经济市场。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二核电站等核电站也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发生了核泄漏事件。材料二日本超强地震位置示意图。3.此次超强地震的危害巨大,其主要原因是()A.地震震级高、震源深、破坏力大B.未能及时、准确发布地震预报和警报C.主震过后,余震频繁且等级较高D.受原发性主灾及其诱发的次生灾害共同影响4.从地理角度看,影响核泄漏物质扩散的主要因素有()A.风、地表径流、洋流B.风、气温、太阳辐射C.气温、地表径流、植被覆盖率D.植被覆盖率、洋流、大气能见度【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地震不仅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导致核泄漏等其他灾害。核泄漏物质的扩散主要与大气运动、水循环等地球物质运动有关。(2011·济南一中高三月考)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如下表,分析回答5~6题。5.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A.草场面积广阔、牲畜多B.冬季气候暖湿,气旋活动频繁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6.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的成因有()①地势低平②位居赤道,全年多雨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解析】欧洲多雪灾主要是由气候因素造成的,欧洲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带气旋活动频繁。孟加拉国位于南亚孟加拉湾附近,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多水患的原因与孟加拉国的位置、地形、气候等相关。7.(2010·浙江省考试院调研)2009年4月下旬,中国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这次沙尘天气最早发生在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等地,其后湖南、台湾等地也遭受严重的沙尘侵袭。(1)说出引起该次沙尘的天气系统及其移动方向。(2)简析这次沙尘天气的主要成因。(3)简述沙尘天气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