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汇编八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幼儿园大班教案篇1重点难点:1.学习用不同的色彩和图形表达自己不同的心情。2.学习用左右手构建对称图案,发展协调能力。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教学目标:1.感知色彩与情绪表达之间的关系,学习用不同的色彩和图形表达自己不同的心情。2.初步学习用左右手构建对称图案,发展协调能力。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已经学会《我的心情》这首歌环境准备:幼儿绘画工具心形脸谱范例(高兴、生气、难受)心情卡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出1.一起回忆歌曲《我的心情》。2.你们有没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什么时候你觉得心情不好?二、图形刺激1.出示心情脸谱,幼儿欣赏,并猜一猜是什么心情?2.感知颜色与情绪表达之间的关系。3.学习使用左右手构建心形图案。三、创作表现1.鼓励幼儿用左右手大胆表现。2.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有效语言设计:1.歌曲里的小朋友拥有一份好心情,今天你的心情怎么样?2.你们有没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什么时候你觉得心情不好?3.怎样知道别人的心情?4.儿歌提示:一张纸,对边折,沿着中心线,先画一双大眼睛,再画一只小鼻子,最后画上小嘴巴,心情脸谱画好了。环境辅助:将幼儿完成后的作品展示分析反思:在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的世界真的很单纯,他们每天都是很开心的,在制作心情脸谱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完成自己的作品,能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心情,幼儿园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初步尝试稻草作画,体验特殊的绘画方式带来的乐趣。2、通过活动,知道稻草在生活中的广泛用处。3、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4、感受作品的美感。活动重难点:尝试根据自己的意愿用稻草粘贴画。学习用画、粘、剪的方法拼粘制作稻草画。活动准备:1、修整过的干稻草若干、浆糊、剪刀、水彩笔、事先粘好双面胶的白纸和黑色卡纸人手一份。2、稻草拼画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稻草,引起幼儿的兴趣谁来告诉大家,这是什么?(稻草)你在哪里看到过?稻草上原先有什么?那么剩下的稻草还有用吗?它有什么作用?教师请幼儿讲述稻草的作用,并对幼儿的回答作简单的提炼和总结。二、欣赏并感受稻草画的美,尝试制作稻草画。1、欣赏课件中的稻草黏贴画。2、请幼儿讨论:是怎样做成这幅美丽的图画的?3、教师介绍材料的使用方法和作画的步骤。先在贴有双面胶的白纸反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把反面的双面胶撕掉,粘贴上稻草,可以横着粘,也可以竖着、斜着粘,粘满为止,要求粘好后用手用力按一下,使稻草能够牢固的黏在纸上。用剪刀按轮廓把画剪下来,并粘贴在黑色卡纸上,多余的边角料可以根据自己画面的需要剪出形状进行装饰。4、你想画一副怎样的画?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1、引导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稻草粘法。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展开想象,设计出有趣的、和别人不同的图案。四、展示作品。1、相互交流,并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2、欣赏用稻草制作成的一些手工制品,如:草鞋、草帽、稻草人、草绳等,使幼儿对稻草的用途加深了解。活动反思:稻草贴画是我们吴山分园的园本课程,本次活动我在我们吴山分园教研组的第一次研讨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第二个活动。所以,活动的很多环节及幼儿的操作方法都进行了很多的修改。活动中,我最纠结的地方就是,为了便于幼儿操作,把孩子粘稻草的操作环节框的相对较死,孩子们只能根据我的要求及提供的材料横着粘或竖着粘,很大程度上不能让孩子放开手脚,但是如果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所画再一根一根的黏上去,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一个课时是完成不了的,而且稻草相对较硬,孩子们操作起来不方便。这个矛盾在本次活动中尤为突出。经过安吉路幼儿园吴亚芳老师的指导,提醒我可以按步骤来实施稻草黏贴画的教程,本次活动可以作为最初阶段的活动,让孩子在掌握一些黏贴画技能的基础上,再去放手让孩子自由自在的去创作,这样会好很多。孩子对于接受一个事物是要有一定的过程的,有了认知和体验,才会有一定经验积累,我觉得很对。对我们吴山分园今后的稻草画园本课程有了一定的启示作用。幼儿园大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通过仔细准确地观察图片,了解乌龟是怎样机智地躲过狗熊追捕的。2、学习有关的字词:晒、追、滚、抱等动词,灵机一动、迫不及待等好词。3、通过讲述活动,培养幼儿的.幽默感和创造性。【活动准备】图片四幅;相关的字词卡。【活动过程】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了解图中发生的事,帮助幼儿进入图中的情景。讨论题可以这样设计:图中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呢?2、在幼儿初步了解图中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地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