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考语文文言虚词例释.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5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文言虚词例释.ppt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文言虚词例释.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文言虚词例释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而2.第二人称代词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德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弗得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一丝而累,以至于寸儿妾食麦而已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之3、作助词(结构助词、语气或音节助词)苏回为郎,二人劫之其母就与之决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顷之,上行出中谓桥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何3.代词与“如”、“若”、“奈”连用,表示“怎么样”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何”字。A.隐隐何甸甸,便会大道口B.如太行、王屋何?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豫州今欲何至?E.作计何不量?F.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G.何不试之?H.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乎找出“乎”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无罪!”B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C欲安所归乎?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乃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指出下列各句“乃”的意义(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2)至七月,乃扶病入觐()(3)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4)良乃入,具告沛公()(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其其业有不精者,德有不成者,非天资之卑。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且河水清且直猗先生且喜且愕仓促以手搏之,且搏且却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1、解释下列“且”字的意思(1)不出火且尽()(2)兽相食,人且恶之()(3)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4)而所杀伤匈奴亦不下万余人,且引且战()(5)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6)且行千里,其人不知()若3.连词指出下列“若”的用法和意义(1)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再拜君赐()(2)开天辟地以来,随寿而死若寿夭而亡----()(3)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4)若是其甚与()(5)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所1.动词可译作做、成为、认为、是……为解释下列句中的“为”字(1)贾家庄几为巡缴所陵迫死()(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3)如姬为公子泣()(4)为人谋而不忠乎?()(5)今为穷乏者得我而为之()(6)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2、指出“为”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是()A为天下兴利除害B如姬之欲为公子死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既解貂覆生,为掩护焉5.助词指出下列“焉”的意义(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3)天下之父母归之,其子焉往()(4)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也指出下列“也”的用法意义(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金城千里,子孙万世之业也()(3)身死人首,为天下笑者,何也?()(4)斯诚后死者之羞也()以5.介词6.连词于则解释下列“则”的意义(1)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2)芙蕖则不然()(3)非死则徙耳()(4)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5)学而不思则罔()(6)《书》不云乎?好问则裕()(7)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8)孔子,千古之则()2、下列句中的“则”与“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的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B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C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D入则无法家拂士者小练习1、写出下列“者”的用法意义(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3)此五者,制胜之道也()(4)轻辞古之夫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因因与与解释下列“与”的意义(1)与斗卮酒()(2)桓侯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3)颇与中国同俗()(4)何其爽与?()(5)不为者与不能者何异也()(6)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7)吾王庶几无疾病与?()2、找出“与”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B、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C、相如闻,不肯与会D、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