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ppt

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壹、社會運動社會運動的特徵:(二)社會運動的產生(二)社會運動的種類3.保守式的社會運動:目的在維持傳統的價值和既有的社會制度價值,並阻止社會變革,以維持社會現狀。4.反動式的社會運動:目的乃在復古,希望回復傳統,使往日的一切事務能夠恢復過來。二、臺灣的社會運動臺灣的社會運動--原住民運動臺灣的社會運動--婦女運動3.1980年代後期,婦女運動走上街頭,發動了多次遊行。4.1998年公娼事件,除爭取工作權外,也加入女人身體自主權的討論。5.1990年代末期,出現社區組織和婦女力量結合的運動,像媽媽社區守望隊等,將婦女力量發揮在地方上,呈現婦女運動的不同面向。臺灣婦運的重要發展:臺灣的社會運動--勞工運動4.1988年,臺灣勞工法律支援會改名為臺灣勞工運動支援會,積極投入勞動法規的修法工作,讓勞工運動蓬勃起來。5.1992年,基層的工會、行業工會、外勞組織、女工組織等結合起來,成立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簡稱工委會),並定於每年11月12日舉辦「秋鬥」遊行。臺灣的社會運動--環保運動3.1985年,美商杜邦公司準備在彰濱工業區設廠,引起居民強烈反對,環保運動發展至此,已從受害居民的直接抗爭,轉變為了解環保重要的意識覺醒。4.1987年解嚴後,反公害自力救濟事件暴增,地方性反汙染行動串連的結果,形成1987年以後全國性環境運動的結果。5.1987年設立環境保護署,增修相關法案及管制措施。環保運動漸漸由受害居民的自力救濟,轉變為政府、企業無可避免的潮流。三、社會運動與臺灣民主化的關係社會運動對臺灣自由化、民主化的貢獻貳、社會人權與社會立法社會人權的演變二、社會立法與社會變遷三、社會運動與立法舉例社會運動團體對各項社會立法的影響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的主要內容:3.保護措施方面:針對兒童及青少年保護案件,任何人不得於媒體或以其他公開方式揭示有關該兒童少年姓名及其他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並明定媒體分級制度,包括出版品、電腦軟體、電腦網路應予以分級。(二)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1992年起,勵馨基金會召集相關社會團體,草擬《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例》,並進行立法遊說工作,此法最後於1995年正式三讀通過,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工作進入了新的里程碑。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的主要內容(三)家庭暴力防治法在社會輿論壓力下,立法院於1998年5月28日三讀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則於1999年6月在各縣市政府正式掛牌運作。因為家暴法之公布施行,打破了「清官難理家務事」及「法不入家門」之傳統觀念,家庭暴力乃由「私領域」,邁入了「公領域」。家庭暴力防治法的主要內容:四、特別立法保障(一)性別工作平等法(二)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對身心障礙者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