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20张PPT).ppt
上传人:睿达****的的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20张PPT).ppt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20张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标解读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什么是“百家争鸣”?阴阳家(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齐国的邹衍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纵横家:著名的有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淮南子》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亩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己悉矣。——谷梁氏《谷梁传·宜公十五年》①(时代背景)②(经济根源)③(政治状况)④(阶级关系)⑤(思想文化)探究: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儒家思想受到冷落?韩非与法家思想在战国至秦备受推崇的原因?(一)、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二)、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三)、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挥(四)、荀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挥认识先秦时期儒家的民本思想(五)、“老庄”的道家思想探究:庄子与道家:庄子的“齐物论”与“道法自然”。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上述材料反映出老子A、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哲学概念;B、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C、认为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D、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可以相互转化。(六)、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子(1)韩非子:战国后期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将法、术、势相结合,其中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权术是君主控制群臣的工具,势力是君主的权威,从而建立起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拓展探究】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发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1.刘向在《战国策序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荀子)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当时没有天子和臣下之分B.为适应兼并战争需要,各诸侯国重视儒家和纵横家C.孟子、荀子的学说不如纵横家的完善D.从现实的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纵横家,摒弃儒家学说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