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吴忠市利通街第二小学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测量【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包括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以及质量单位:吨的认识。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教材分析】一、学生的学知起点长度单位方面: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在第三册P9-10页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内容的安排上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组织学生的测量活动(如:量课本、书桌等)。关于质量单位方面: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质量单位“吨”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体系。二、教材的处理: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或质量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1)从测量教科书的长、宽、厚的活动引出“毫米”。(2)通过观察直尺刻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借助1分硬币的厚度帮助学生巩固1毫米的表象,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3)通过量课桌长度的活动引出“分米”,并通过观察直尺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4)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5)用公路上的路标引出“千米”。(6)用桥梁限重的童话情境引出“吨”,借助学生的体重、动物的体重帮助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以吨作单位。(7)单独编排“生活中的数学”。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P2的测量活动和P5第3题都是先估测再实测,让学生通过估测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不断调整自己的估测策略。(三)处理教材要注意的地方:1.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情境进行整体观察,注意提供的情境应主题明确,当学生的讨论远离主题是,应该进行恰当的引导。2.安排学生操作活动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提出活动的要求,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领导。3.注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单元内容操作性很强,同时也需要学生间的相互启发,所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教师要合理安排动静时间。【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在实际课时划分与具体内容三、本单元内容可以用7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P2-3页例1,P3页“做一做”及P5页1、2、3题。)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P4页例2,P4页“做一做”及P5页第5题)。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P7页例3,P8页例4,P8页“做一做”及P9页第1、2题,P10页第4题)第四课时: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P8页例5,P8页“做一做”及P9页第3、5、6题)第五课时:吨的认识(P11页例6,及HYPERLINK"http://www.yangteacher.com"\o"练习"\t"_blank"练习三中的第1、4两题)第六课时: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P12页例7及“做一做”HYPERLINK"http://www.yangteacher.com"\o"练习"\t"_blank"练习中的第2、5题)第七课时:测量(生活中的数学)P14页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课题毫米的认识计划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引入毫米,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1毫米厚度的实物作比照,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角硬币、例1的情景图。学生准备:测量工具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1)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