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20讲 第2课时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
上传人:一吃****春艳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20讲 第2课时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

2017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20讲第2课时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走向高考·历史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二单元课标要求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一、铁路,更多的铁路1.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_________________铁路建成。2.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建成。3.________以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4.1909年,詹天佑设计的________通车,成为中国铁路的里程碑。二、水运和航空1.水运: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____________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2.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于________年,当时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__________。同年,________政府设“筹办航空事宜处”,先后拟订以________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三、邮政和电信1.邮政(1)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地区设立“领事邮政代办处”,专门处理各国在华邮政业务。(2)1896年,“________________”宣告成立。此后,清政府又设立邮传部,邮传正式脱离海关。(3)民国时期:1913年,清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______________,签订了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2.电信:1877年,福建巡抚在________架设了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四、交通近代化的影响1.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大大增强了中外联系,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图解识记]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史料探究]史料一19世纪后期四国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千米)——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史料二光绪六年(1880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史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问题:史料一说明了什么?结合史料二分析导致史料一中现象出现的原因。史料三说明铁路交通的发展有何作用?提示:史料一说明19世纪后期中外铁路的建设的差异:中国铁路里程明显少于德、英、美三国。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落后,观念保守,封建顽固势力阻碍铁路建设;西方受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达,制度先进;史料三表明了铁路交通发展有助于打破传统习性,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说明铁路交通促进信息流通、知识传播,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拓展深化]1.近代铁路在中国出现的原因(1)列强侵略,救亡图存目标的驱动。(2)工业革命使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建设。(3)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中国近代通讯事业发展的原因(1)从根本上讲,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随着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自然也随之而来。(2)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3)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引导。(4)外国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而兴建。【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近代交通发展的影响。材料前半部主要叙述近代轮船交通的优越性,后半部分叙说了该“小地主”让儿子离开私塾而到教会学校学习西方制造的情况,“受此刺激”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也是主人翁观念变化的转折点。A、B两项所述只是表面现象,与题干的“主要反映出”不符,C项中“生活习俗”与材料不符,故选D项。【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通讯工具的变迁。依据所学,A项是交通工具,明显与题意不符;19世纪70年代,中国在台湾架设了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而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马关条约》签订后的情况,故B项符合题意;C项是有声通讯工具,与题意不符;无线电报出现在20世纪初,时间上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答案】C【解析】西方扩张对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只是客观上作用,不是主要作用,故A项错误;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中国经济结构、思想以及政治变革,故B项错误;材料中明显地强调西方殖民扩张过程在中国近代化起到建设性作用,故C项正确;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洋务运动。解读题意可知体现的是某企业在水路运输方面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