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知识线梳理政治工作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掌握步骤是:一是掌握哲学原理的逻辑结构;二是把握哲学原理各个要点的具体内容;三是通过不断的理解吸收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认知。一、内容总结1、导言与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始终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胡锦涛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2、各部分内容的逻辑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共有七章,实际上的主要内容是世界观、认识论、历史观【此为哲学原理的逻辑结构】三个部分,总观点就是用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去认识一切、改造一切。3、大纲说明:【五科】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4、2011年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8%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注:各类科目考试各个题目均匀分布的,题目的跳跃性不大。(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约16%多项选择题约34%分析题约50%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等于是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等于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其内容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与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对第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也就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产生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唯心主义的观点与此相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在哲学史上还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证法就是坚持联系、发展、全面、矛盾的观点和方法,形而上学就是坚持孤立、静止、片面、否认矛盾的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创立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发现和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紧密结合在一起,最根本的特征是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的、实践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第1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部分包括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第二章、第三章,也就是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本部分的重要内容:一、辩证的唯物论包括三观|二原理,即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物质观(1)物质与运动的含义、关系、意义①物质是指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固有属性或根本属性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简要的说运动就是指变化。②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③坚持物质和运动相统一的观点,要反对否认物质是运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和反对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的唯心主义的观点。(2)运动与静止的含义、关系、意义①静止是指相对某一参照系,事物没有发生特定的变化或事物的根本性质不变。②运动与静止密不可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③坚持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反对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也反对把静止绝对化(不变不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含义、关系、意义①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形式,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是一维的、不可逆的,空间是指运动物质的广延性,是三维的。②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是不可分的,物质运动在时间空间中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③坚持物质运动与时空不可分割,在理论上反对否认时空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否认物质运动与时空相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坚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