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渭南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项目1.2报告内容本报告编制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现状和需求分析、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职业安全、节能、招标、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与培训、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建成后运行管理、效益分析、结论和建议等。1.3项目实施的意义和必要性1、省级信息化建设和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2、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3、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的需要;4、科学管理育龄人群日益增长生殖健康的需要;5、人口计生部门职能扩展的需要;6、市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要求。1.4项目建设目标和内容本项目建设目标是构建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信息决策支撑体系。“十一五”期末,将立足人口计生部门健全高效的组织体系和信息网络优势,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应用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建设标准统一、管理规范、覆盖全员人口的个案信息库。依托市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系统整合和开发利用主要相关部门及地方人口信息资源,建立全员人口信息管理、人口宏观管理决策支持;人口计生重点业务应用、人口计生事业发展信息等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本项目主要为市级人口计生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具体内容包括:1、市级人口计生信息网络建设;2、市级人口计生视频会议系统;3、市级人口计生信息数据共享;4、市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应用系统。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200万元,其中设备费用为184万元,工程费用为11万元,网络运营费用5万元。建设资金来源为市级财政资金投入和省计划生育信息化专项补助资金。1.6建设工期该项目建设工期为12个月。1.7效益分析渭南市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项目是一项旨在围绕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拓展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全面优化人口计生管理流程,规范工作程序,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信息决策支撑体系的重大工程。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一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公益性社会事业。项目建成运行后,无直接的经济效益产生,并且需要政府投入资金保证其正常不间断运行,但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显著,意义重大。本项目实施后,有助于促进和加快渭南市计划生育信息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进市级计生部门实现办公业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立健全集中信息管理机制,有助于人口计生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全方位的人口与计生信息服务,有助于政府宏观调控和决策,推动政务公开,可充分体现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保障。1.8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渭南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是本项目建设和运行的权威行政领导机构,负责市级人口信息化建设中重大问题的组织与协调。在其领导下,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紧密合作,形成上下联动、统一协调、分工明确、资源共享的集约化运行机制,提高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系统水平,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服务。本项目正常运行费用主要包括系统维护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办公费,系统运行的电信线路租赁费用,电费,设备仪器维护费等费用。本项目的正常运行费用主要由渭南市人口计生局承担。1.9研究结论与建议本项目建设依据充分,符合《国家‘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和《陕西省人口计生信息化项目技术标准》要求。项目实施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有助于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步伐的加快,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二章项目实施的背景、意义及必要性2.1项目实施的背景在省人口计生委的有力指导下,渭南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过全市人口计生工作者15年的艰苦努力,全市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新时期。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5500597万人。2009年全年出生人口53536万人,出生率为9.74‰;死亡人口26170万人,死亡率为4.62‰,自然增长率为5.12‰,信息化发展是大趋势,客观上要求人口计生系统必须抓住机遇,抢占信息化的制高点;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中,人口计生部门新职能和新任务,迫切需要信息化的强力支持。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却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1、缺乏与新职能拓展相适应的基础性、整体性信息支持系统未来一个时期,我市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素质亟待提高,劳动与就业压力进一步扩大,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出生性别比居高不下等人口问题更加突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目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