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院清洁、消毒及灭菌与环境卫生学监测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非洁净区域空气消毒效果监测(一)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进行医疗活动前(二)采样措施:平板暴露法和微生物采样器法。1、平板暴露法:是运用微生物在空气中的自然沉降原理,也是最简便,最常用的一种措施布点措施(1)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个点,即中心一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2)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布点部位距离墙壁1m。(3)采样措施:将血平皿或一般营养琼脂平皿(直径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离地面80—150c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期间(Ⅱ类环境暴露15min,Ⅲ类环境暴露5min),盖好立即送检。(4)检测措施:将采样后平皿置37℃温箱培养48h,计数并鉴定。注意事项:采样前应关毕门窗和空调,无人走动状况下,静止10min再进行采样。1、采样时间:洁净手术间清洁并擦拭消毒后,使净化空调系统到达自净时间并处在启动状态,然后进行测试,室内应无工作人员。2、监测人员规定:穿洁净衣服,戴帽子、口罩,手卫生。动作轻缓,防止产生二次污染。3、布点次序:放置培养皿:总平面中最里面的房间依次向外布置最终人员撤出每个房间从房间最里面的点开始最终布置门附近的点然后人员撤出收取培养皿:从最外边的房间开始,每间房间从门附近的培养皿开始,最先布置的平皿最终收。4、采样措施:将平皿(直径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点可布置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在手术区检测时应无手术台,当手术台已固定期,检测高度应在台面之上0.2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30min,盖好立即送检。21个监测用培养皿加1个对照共22个培养皿11个监测用培养皿加1个对照共12个培养皿7个监测用培养皿加1个对照共8个培养皿5个监测用培养皿加1个对照共6个培养皿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洁净手术部空气检查汇报单空气采样时的注意事项1.空气消毒前将放置平皿的采样台准备好。2.行走路线:尽量少在室内走动,动作要轻。先布皿,后开盖。3.同一房间空气物表采样,应先采空气,后采物表,最佳由同一人操作。(一)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断活动前采样。(二)采样措施: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对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来回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步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对应中和剂(0.1%硫代硫酸钠)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外科手消毒监测采样(三)成果判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4.4——手消毒效果应到达如下对应规定: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三、物品表面消毒效果监测(三)采样措施(棉拭子法、压印法两种)1、棉拭子法:用5×5cm的原则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来回均匀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可持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营养肉汤)的试管内,立即送检。门把等小型物体采用棉拭子直接在物体表面按一定次序涂抹采样,成果计算用cfu/件表达。(1)采样措施:在25cm2规格板内横竖来回均匀涂抹各5次,持续采4个规格板面积注: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一般病房、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化学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2%碱性戊二醛应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并有记录。(一)采样时间:采用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灭菌剂(无菌器械保留液)(二)采样量及措施: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被检样液,加入9.0ml含对应中和剂的采样管内混匀(三)成果判断: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菌;无菌物品保留液应无菌生长。注意:采样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对的选用中和剂,采样后及时送检。常用消毒剂的中和剂消毒内镜包括胃镜、肠镜、耳镜、鼻镜、喉镜、十二指肠镜、纤支镜、纤维喉镜、食道超声灭菌内镜包括胆道镜五、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