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教师角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doc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安徽教育学院谈儒强目次一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新期待1课程改革的新目标2基础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主要问题3传统教师角色的基本特征4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期待二新课程与教师角色新变化1教师教学行为的反思2对几种教师比喻的分析3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4教师要成为学生促进者5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三努力做成功且幸福的教师1教师的四种职业境界2如何成为成功且幸福的教师――――――――――――――――――――――――――――――――――――――――――新课程与教师角色一新课程对教师角色新期待(一)课程改革的新目标1.总目标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分目标课程功能――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课程结构――改变学科本位、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倾向,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课程内容――改变繁难偏旧,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实施――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课程评价――改变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指标多元、方式多样,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评价体系。课程管理――改变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生活的适应性。(二)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和学科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重智轻情:教师重“双基”,重认知方面的教育目标,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积极的情感与意志的培养。师德缺失: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对学生不尊重、不公平、不公正、不民主、态度冷淡、伤害学生自尊心的现象。3.教艺不精:教师对问题的设置简单,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4.重灌轻启: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被动听、满堂灌的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评价一元:以单纯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以致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教法单调:学生在课堂上缺少参与机会和自主活动时间,教法单调,难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传统教师角色的基本特征1.社会性:强调社会责任,忽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2.权威性: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3.学究性:强调教师的知识储备,忽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4.传递性:强调知识的单向传递,忽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四)新课程对教师的新期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主体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总之,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新课程与教师角色新变化(一)教师教学行为反思1.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控制者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单纯的我教你学的关系3.教师作为知识的仲裁者4.教师的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5.教师从成人的角度实施教学(二)几种关于教师比喻的分析1.蜡烛论肯定:教师的奉献与给予。不足:忽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淡漠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欢乐。2.园丁论肯定:田园式的宽松环境;重视学生的生长性。不足:教育阶段顺序固定性(季节);存在淘汰制(间苗);有人为强制性(修剪)。3.工程师论肯定: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职业;教师关注学生心灵的发展。不足:暗示一种固定、统一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整齐划一,批量生产,易形成新的机械运动;灵魂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激活、升华、滋润。(4)水桶论肯定:强调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强调学科知识的有效传递。不足: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当作知识的容器;只关注水量不注重水质;把教与学当作一个简单的“倒给“,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成分。(倒水者――挖泉人)(5)从游论:由老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壬岢觥?(6)产婆论:由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三)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1.传统知识传授者角色具体表现(1)信息交流的单向传输,师生间缺乏交流、沟通、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