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细菌和真菌.doc

细菌和真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第3节细菌和真菌学校:高风中学班级:705班教师:陈晓霞第3节细菌和真菌(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点。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点。2教学难点:需要建立从宏观到微观的概念。三、教学手段:PPT与视频(细菌与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四、教学过程(一)引入你有饭前洗手的习惯吗?为什么人们说饭前要洗手呢?学生一般可回答出:除去细菌。教师补充:还除去真菌。引入本节课,板书第三节细菌和真菌。(二)细菌特点先讲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细菌与真菌的特点、与人类的关系及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教师问:细菌存在于哪里?学生答:手上、皮肤上、衣服上等等。教师进一步问:空气中、水中、土壤中有没有细菌?从而得出细菌无处不在。教师问:既然细菌无处不在,为什么我们看不到细菌?学生一般可回答出:因为细菌太小。教师展开介绍细菌的大小及用针头上的细菌从宏观到微观去观察细菌。教师问:如何才能看到细菌?通过细菌的一般直径与人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小范围引出细菌很多堆起来就可肉眼看见。引出菌落的概念。ppt展示典型菌落: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用宏观到微观展示其单个放大后的形状。从而引出细菌可根据形状分类成球菌、杆菌与螺旋菌。再把单个细菌放大,让学生简单知道细菌的细胞结构,让学生观察细菌有无成形细胞核。得出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回忆动植物的本质区别,引出细菌因不含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异养)。教师板书小结细菌特点:小、分布广、无成形细胞核、异养。(三)真菌特点通过不同菌落(霉菌菌落、细菌菌落)观察及区别,引入霉菌微观结构。教师问:真菌有无成形细胞核?ppt图展示霉菌细胞结构图,让学生观察得出结论。教师问:是否制造有机物(看有无叶绿素)?教师板书小结真菌特点:有成形细胞核、异养。(四)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讨论:细菌与人类的作用。课前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教师问:你们觉得细菌都是对人类有害的吗?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需强调大多数是对人有利的。再让学生介绍所查找到的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教师补充说明(乳酸杆菌、根瘤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教师总结有利、有害细菌代表及对人类的作用。讨论:真菌与人类的作用。教师问:真菌具体包括哪些?学生可阅读回答。教师引领学生逐一展开进行讨论(酵母菌、霉菌、食用菌)。在酵母菌中,教师扩展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的作用。在霉菌中教师需要强调青霉与曲霉的各自作用与生活实例。(五)细菌与真菌的作用: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总结细菌与真菌的作用。先展示动植物尸体与枯枝落叶,教师问:如果不处理会怎么样?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地球堆积如山的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问原因是什么?学生可以总结出两者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教师问:真菌与细菌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引出:如何保存食物?简单介绍巴斯德。教师小结并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第三节细菌和真菌特点细菌:小、分布广、无成形细胞核、异养真菌:有成形细胞核、异养与人类关系利大于弊作用: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六、教学反思1、内容上安排较紧密,打乱了书本教学内容的排序,把真菌与细菌混合在一起进行讲解。从反应效果来看学生掌握的还是较好的。2、在与人类关系中,学生虽能举出例子,但其中的原理并不清楚,同时在酵母菌这块,有两种条件,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氧与无氧呼吸,效果也较好。3、但在细菌有腐蚀作用中,由于学生对霉菌的作用过于深刻,而忽略了细菌的腐蚀作用。4、这节课安排1.5个课时可能更好(并可加入肉汤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