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数学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数学教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数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数学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数学教案1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3课时进位加【学习内容】:课本P14例3【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课前准备】:实物投影【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3。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2、完成P14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数学教案2【学习内容】:课本P12例1【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探索并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课前准备】:实物投影【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投影出示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2、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三、练习,实践应用练习二第1题前两小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笔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数学教案3【学习内容】:课本P12例2做一做练习二的1、2题【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难点】:重、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课前准备】:实物投影【学习过程】: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1、教师出示主题图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共有多少人?师:怎样列算式?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提问: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提问: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3)请口算的学生讲。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口算时应注意什么?二、做一做: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三、练习:练习二第1题: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列竖式计算。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