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进位加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进位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进位加教案1教学内容:课本P11———P12例3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重点: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3。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3、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进位加教案2设计说明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着重解决的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问题,结合这一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算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用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交流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加深认识,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对算理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意识。2.回顾计算过程,明确算法。在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得出计算结果后,让学生回顾自己的计算过程,并对比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确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然后总结出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小棒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游戏激趣,复习旧知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爱做游戏,于是就想在课前和大家玩一个“问答游戏”,我来问你来答,看一看咱们班谁的反应快,谁又能说得对,大家准备好了吗?幻灯片出示口算题:20+20=20+7=60+30=40+5=30+50=30+8=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预设生1: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生2: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入手,复习学过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旧知识的联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64页例1情境图。仔细观察,和同桌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预设生:小林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3.你能根据所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预设生: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师:怎样列式?生:求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就是把小林写完的和要写的字的个数合起来,列式是25+2。(生回答,师板书列式:25+2=)4.出示另一条数学信息:“我才写了20个字”,你们能根据这条数学信息,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给学生时间考虑)预设生: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生回答,师板书列式:25+20=)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位加教案3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算法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3.初步体会估算在解答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算法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