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双体系安全培训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6.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双重预防机制双体系安全培训培训课件.ppt

双重预防机制双体系安全培训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双重预防机制双体系安全培训双重的实施背景首先,构建双重预防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其次,双体系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第一章危险有害因素排查风险点•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风险评价以及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1、排查风险点--风险点识别(单元划分)1、排查风险点--风险点确定风险点基本情况2、危险源辨识•针对每个作业步骤可能伴随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并对每个危险源可能导致的潜在事故类型进行确认。要求:考虑到分析表格使用的方便,针对车间/班组的每个风险点进行工作任务划分和作业步骤分解,并对每个作业步骤伴随的危险源进行分析。作业步骤危险源分析应从以下两方面分析:(1)确定每进行一项工作内容可能存在的危害类型(第一类危险源及可能导致的后果);(2)从人、物、环、管等方面,分析导致危害发生的途径及原因(第二类危险源)。危险源识别、评价、管控措施表•尽可能自下而上地开展;•必要的准备,包括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等的资料收集和学习;工作表格等的准备等;•案例引导;•及时对成果进行确认、指导、调整。•以动态作业活动进行危险源识别可选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法”。2、危险源辨识---工作危害分析(JHA)第一章工作危害分析(JHA)举例2、危险源辨识---安全检查表法SCL安全检查表法(SCL)表格样式3、风险评价与分级重大危险源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判断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如存在,按照法规要求登记备案重点管控。风险级别划分将识别的风险按照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MES)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进行分级,按照鲁政办发『2016』36号要求,为便于下一步更好的开展工作,风险统一列为四级风险(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风险级别:四级“红橙黄蓝”(红色最高)(1)确认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从两个角度:1.固有风险:指该危险源现实如果存在,该危险源导致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如:皮带轮无防护罩导致人员机械伤害。可能性是指如果在没有防护罩的情况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2.现实风险:是指现场实际状态下,该危险源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少。即:皮带轮无防护罩这种现象存在的可能性。对照下表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L值。•严重程度的确定应充分考虑风险点的相关的风险类型和程度;•对照表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S值的确定应与风险点的风险类型和风险程度相适应。(3)确定风险度(R)风险度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判别准则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D)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D)举例--检维修作业控制措施的状态M判别准则人体暴露或危险状态出现的频繁程度E判别准则事故的可能后果S判别准则风险程度(R)风险分级重大(D级/2级/橙色)风险4、风险分级管控-典型控制措施第一章(1)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2)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3)监测监控(尤其是使用高毒物料的使用);(4)警报和警示信号;(5)安全互助体系;(6)风险转移(共担);(7)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个体防护应急控制英国应用的TRA提供的风险控制措施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隐患的分级是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的,可以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