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渗透国学.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学渗透国学.doc

语文教学渗透国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国学的继承和弘扬新桥中心学校:杨明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部中国文化史,犹如一条滚滚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诗经楚辞、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闪烁着美丽迷人的光芒。迈入二十一世纪的门槛,我们的语文还在传承国学文化吗?据一份来自学生中的调查报告显示:现在国内的很多小孩除了对日本卡通、漫画等了如指掌、津津乐道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灿烂历史却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是一问三不知。以上调查足已显示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如何弘扬国学文化,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向学子传播国学文化,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做了如下一些探索。近一个世纪后,中国这个向世界贡献过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竟然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四书五经了,竟然只能从一些流行歌曲中才能感受到古典诗词之美妙。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实在是我们这个曾经以君子之风、任侠之气为荣的国家的不幸!作为老师,我们有义不容辞的义务担负起拯救少儿心灵的责任。笔者试着把经典诵读作为孩子的必修课业引入课堂,让我们重新认识经典,背诵经典,信赖经典。(一)诵读儒家经典、古诗词儒家先进文化,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它们不但情理趣兼备,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真正让学生一辈子有用。学校根据自己办学特色,编印了校本课程——《中华古诗词读本》,还有学生人手一本《三字经》《弟子规》等儒学经典。学校要求每天早读课安排20分钟定为“诵读国学课”,一周诵读至少三首(篇)古诗文,学生诵读的热情高涨。学校还组织以古诗文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课。如开展“赛诗会”、“我是一个小诗人”“诵读儒家经典会”等活动。其中当学生的古诗词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我从中让学生对诗句进行分类整理。哪些诗句是描写山的,哪些是描写水的;哪些是描绘春景的,哪些是描绘秋色的;哪些是写花草树木的哪些是写动物的,哪些是表现爱国情怀的……学生在整理诗句的过程中,既复习了诗句,又为运用诗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每学期,学校还要评选“读书之星”。时下“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已成为我校学生完善自我的努力方向。(二)熟记成语熟记成语必须做到课内外兼顾。对于每一篇课文中的成语,我总是要求学生及时摘录并理解它的含义,如果有故事典故的还要讲明它的出处。课外阅读中,学生还接触到不少成语,我让学生通过“摘抄”的形式进行积累。笔者在为学生准备的一本“阅读记录册”中开辟了成语专栏,一遇到成语就及时记录下来,要求他们能既理解这些成语的大概含义,又能运用好这些成语。同时在班内还开展了一些诸如“我讲成语故事”、“成语接龙”、“谁是成语大王”等活动。除了课本、课外阅读中有成语外,广播、电影、电视、日常用语中的成语也数不胜数。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留心,日积月累,那么他们成语仓库里的成语就越来越多了。因此,我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留心记忆成语,懂得怎样运用成语。(三)搜集对联、古题、古谜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采,民间文化更是五彩缤纷。我班每周总会有一道特殊的作业:每人至少搜集2副春联。在学生的成果中总能惊喜地发现学生对这项作业的热情非常高,我还在班队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交流。可按字数来,有两字的,三字的……十几个字的;按贴的地点来分,有贴在正门的、旁门的,有贴在厨房的、灶边的,有商铺贴的、五金商店贴的;按内容讲,有赞扬美德的,有歌颂领袖伟人的,有反映改革开放成果的,……这样归类后,学生对春联有了新鲜感,没想到小小的春联中竟然有这么大的学问,觉得有收获,不少学生主动地去读背春联。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了语言、记忆了语言、积累了语言。除了搜集、整理春联这项活动外,我还让学生搜集古题、古谜,注意还要留心日常生活中顺口溜、歇后语、俗语以及过年过节时的传统习俗,加强积累,以便运用。课程标准中强调:“母语的学习时间不限,空间不限,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诵读儒家经典,诵读古诗词、熟记成语、搜集对联、古题、古谜等方法,了解了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也正是很好地执行了这一观点。这样,我从他们平时的表现中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了,做人品格更高了,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平时注意对学生国学的渗透,那么我们的学生必将呈现君子之风、任侠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