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语文意识——呼唤语文教育本色的回归义乌市绣湖小学周荣仙【内容摘要】语文意识是指我们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即对语文的自觉关注。语文意识是一个语文老师作为一种专业的重要标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教师自身必须具有敏锐的语文意识。借鉴王愿坚先生的读书法使我们教师具备语文意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文章题眼,重点词语,句式,以及文章的表达方法,体裁特色和单元学习重点等方面来选择落实语文意识点。【关键词】语文意识如何具备正确选择浙江省第七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活动结束后,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作了《深入领会课标精神,努力追求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的报告,在报告中,王老师指出本次比赛一共12堂课,它们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语文意识。王崧舟老师说“语文意识是一个语文老师作为一种专业的重要标识,数学老师需要数学意识,音乐老师需要音乐意识,而语文老师毫无疑问、理所当然的应该具有语文意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语文意识”这个词汇,受王老师的启发,我对语文意识进行了一番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一、什么是语文意识朱光潜先生有过一段经典阐述:“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与情感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要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严谨和积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通常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苛求。”王尚文先生针对朱先生的这段话,最早提出了“语文意识”这个词。所谓语2文意识,就是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语文意识是指我们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即对语文的自觉关注。二、语文老师怎样具备语文意识张中行先生指出:“读好文章,从两方面学:一方面是内容,要透彻了解它传播了什么知识,宣扬了什么思想;另一方面是表达,也就是在写法上或语言文字上有什么可取。就语文课说,这后一点很重要,因为读了以后,最好是能把写法的优点吸收到自己的笔下,取其所长,也写得好。这吸收要靠两个条件:一是熟读,把课文的笔调印入自己的头脑;二是识货,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张老先生虽然未用语文意识这一概念,但“透彻了解”、“吸收”、“写法上或语言文字上”的“优点”,要“识货”,均要靠着意揣摩的功夫,语文意识须臾离开不得。因此,语文老师的注意力应该更多、更自觉地分配到语言表达、语言形式上。其实在这方面,《七根火柴》的作者王愿坚先生的读书法对语文教师会很有启发。王先生把自己独特的读书方法形象地称为“砸烂了读”,说一篇好的短篇小说,读它几遍十几遍,细细地捣烂,才能落下点真玩艺儿。他举王汶石的短篇小说《桃叶妈》为例,读第一遍,主要是看看它的故事;第二遍,就要下点功夫,数数小说写了几个主要人物,琢磨每个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是通过什么样的细节表现出来的,还要注意人物的出场顺序,其中有什么道道;第三遍,重点放在故事情节的发展,看看开场之后怎样铺垫,怎样过渡,怎样推进,怎样达到高潮,最后怎样解决矛盾,一块一块把全文分解开,做到烂熟于胸;第四遍,研究小说的开头,看看为什么这样开头,好处在哪里,根据小说的场景或可能发生的情况,另外设计一个开头,比一比,哪个效果更好;第五遍,推敲小说的结尾,根据故事,另外做一两个结尾,和作者比试比试。此外,还可以再读它的语言等等。王愿坚先生说的是小说,语文教师也完全可以把诗歌、散文、戏剧等“砸烂了读”,自己先落下点“真玩艺儿”,指导学生读书才能游刃有余,学生也才能落下点“真玩艺儿”。三、正确选择确定教材中的语文意识点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用“语文”的眼光来钻研教材,去发现教材中的语文点,这是语文教师具备语文意识的关键。那语文教师该如何用“语文的意识”来寻找3教材中的“语文点”呢?王崧舟老师在《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教学之道》专题讲座中说:语文意识就是关注文本“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