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打破樊篱回归本色——2013年师德剖析郑群林“社团”的前身就是学校开设的各类兴趣小组,不过能够参加的学员都是经过选拔产生的,代表学校参加各类各级的竞赛。这部分学生众星拱月般受学生的羡慕,受教师的宠爱。我想这大概就是在学校层面上个性化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对学生评价体系建设的初步探索。社团活动的开展与深入建设,为学校教育破除以知识为主的一元评价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社团活动的作用和效果往往是课堂教学所代替不了的,它可以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又可以完全脱离课堂教学,它可以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也可以进行一些课本学不到的东西。再者社团活动的形式机动灵活,形式丰富多彩,又能够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兴趣,所以学生参与热情高涨。社团建设应该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今年师德培训动员大会上张校长提出的“加强社团建设,培养个性特长,打造转小“吧”学园”,这一办学理念前瞻性解决了当前我们学校面临的发展改革瓶颈——如何让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的问题。顺应城市化条件下物质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家庭对教育的更高要求,“吧”学园的提出很好的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孩子成长的满足,家长的预期,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今天我就来憧憬一下我们学校的吧学园!“吧”学园里的学员不在是孩子们眼中的“鹤”,而是他们全体,是他们自己——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吧学园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孩子不仅能够和志趣相投的同学一起完成自己任务,而且在活动过程中要不断的沟通交流,互相讨论,互相协作,体验到与人合作探究的情感愉悦。“吧”学园打破了地域的樊笼,每一个教室都是一个“吧”,以班级为单位的孩子们在“吧”里自由快乐的学习。每一个普通教室在学生社团活动时又称为另一个“吧”,每一个吧对应一个社团;每一个专业教室是一个“吧”,教师办公室,操场,校外实践基地等等都可以是“吧”学园的一处活动场地,这样开放的环境,同时也把孩子们的心也放飞了,充分体现了“吧”学园的精神:自由民主平等教师根深蒂固的学生单一评价体系在吧学园面前轰然倒塌。吧学园就像一块磁石不仅把学生紧紧的吸引在学校里,同时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引导老师去了解每个孩子的需要,并开设相应的吧学园,或因势力导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使其积极投入,或依据孩子不足,在吧学园里弥补其欠缺……当然在前进的过程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挫折。首先我们要有学科成绩下降的思想准备。因为在开展活动的初期,老师的精力,注意力或有分散,学生的精力,注意力会分散,正常的学科教育和社团活动之间的平衡与磨合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所以这个时间段有可能会有几年的时间,这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坚持。其次教师也需要成长的时间,在发现学生兴趣的时候同时也在不断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特长与兴趣点,更好的建设组织自己的“吧”学园。成为最好的自己,成就幸福的人。